第50章 刘关张(第2/3页)
“某正是刘玄德,这是朝廷调令。”刘备拿出正式调令,交给沮授。
沮授看了一眼,确认调令不是伪造之后就命属吏将调令归入档中。
“确为调令。”沮授环视一圈四周,他没想到新县令这么快就到任,县衙中的装饰还没有收拾。
沮授面带歉意地说道:“只是要委屈刘使君几日,待某先派人将县衙收拾妥当,再为使君腾出地方。文书中涉及军政要务,不便由使君代为整理,还望见谅。”
“不碍事不碍事。”刘备已经喜出望外了。
他观这位别驾并无刁难他的意思,这已是出乎他意料了。
沮授微微颔首:“刘县令这几日可先行熟悉县中官吏,我家主公几日后便会归来,待到那时再与刘县令商量其他事务。”
“高唐县北为昭明军驻地,驻扎有三万大军,望刘县令莫要仓促接近,我军治军甚严,出了事情只怕无法向主公交代。”
沮授把忌讳说在前面,也是在隐蔽提醒这几个不速之客,若是到高唐县来是受身后势力指使想要打探敌情,那也别怪他们除之后快。
刘备不住点头,待到离开县衙,跟随下仆至别院安置之后,才与关张二人感慨。
“二弟三弟,尔等观今日之事如何?”
张飞砸吧砸吧嘴:“咱们要是也能有三万大军就好了。”
“今日咱们见到的那位青州别驾,十分有能耐。”关羽捋须。
刘备哈哈大笑:“还是二弟知我,三弟还需多读书啊。”
“这些年我们接触了不少权贵,他们都有幕僚为其出谋划策。而我们兄弟处处不得志,或许正是因为缺少幕僚指点。”刘备低头望着地面,感慨。
张飞挠挠头:“那咱们也去找个幕僚?”
“该去何处找呢?”关羽追问。
三兄弟齐齐望天。
日后再说吧
已经入夏,暖风轻拂,草木沙沙作响,草丛中虫鸣初起。
陈昭已经收拾好了行李,明日一早就要返回青州。
这次她出来的时间太长了,沮授已经催了她几次,尽管沮授信中没有催促,可耐不住陈昭心虚。
本来该她这个新任青州牧做的事情如今都是她可怜的别驾在做。
还有最后一桩事情。
陈昭来到了陈纪茅屋之外。
举孝廉的选官方式也影响了“孝”在此时的受重视程度,有不少孝子都会在守孝期间在父母坟墓附近结庐而居,安贫乐道,成全孝名。
最出名的就是袁绍,袁绍过继给了伯父,便在为生父守孝三年后又为养父守孝三年,一连守孝六年,因此名声大噪。
陈纪如今就居住在陈寔坟墓旁边,结庐而居。
茅草屋内烛火昏黄,夜风卷着草帘缝隙钻进来,将墙上两道身影吹得忽长忽短。陈纪躬身掀起半垂的草帘,陈纪将陈昭迎入屋内。
“舍中简陋,唯有热汤招待贵客。”陈纪给陈昭倒了一杯温水。
“明日昭便要启程返回青州。”陈昭端过热水,放在面前桌案上。
陈纪微微侧身,目光投向窗外,神色如常:“使君是青州牧,自然要回青州。”
“昭出自颍川,颍川便是昭之老家。汝南对袁绍如何支持,颍川便应当对昭如何支持。”陈昭懒得和这只老狐狸打机锋,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陈纪皱眉:“袁家四世三公”
袁家百年积累,岂是一个小小州牧能比及。州牧这个官职看似很大,可放在天下间,还是不够看。
陈纪已经猜到了陈昭在离开颍川之前必定会和自己促膝长谈,谈一些成年人之间的话题比如纯粹的利益交换。
可陈昭一开口还是出乎了陈纪意料。
“那是袁家。”陈昭打断陈纪,用一种极其冷静的语气开口,“我姓陈,出自颍川陈氏。”
陈昭指指自己:“颍川陈氏。”
又指指陈纪:“颍川陈氏。”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诛九族能牵连到的关系。
陈纪捋了把胡须,忧愁道:“老夫明白了。”
风险和利益福祸相依,颍川陈氏发家便是因为他父亲在党锢之祸中押上性命对抗宦官自愿入狱,陈氏名声才能扶摇直上,从寒门一跃而成士族。
如今也该轮到他为颍川陈氏做选择了。
那也得他有选择才行啊!难道他拒绝陈昭就会跳出来向天下人解释她其实不是出自颍川陈氏吗?
陈纪面无表情。
这家伙不可能这么善解人意,这几日陈昭在街上买个胡饼都要让小贩到陈府结账。哪天她真做出了什么恶事,也绝对会赖到颍川陈氏头上。
“伯父深明大义。”陈昭微微一笑,“咱们陈家人是什么性子,我还能不清楚吗。”
别看陈群现在傻傻的,可提出“九品中正制”这个缺德选官制度的人能是什么蠢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