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巧合吗?我不信(第3/3页)

奈何没有证据,荀彧又不能空口无凭污蔑刚救了他们一命的“救命恩人”,只能自认巧合。

不是巧合也没办法,他叫荀彧,不叫吕布或者赵云,没有从一骑从万军中闯出去的本事。

陈昭收到消息之后吹了声口哨,美滋滋与赵云分享好消息。

“荀家玉树到手了。”

一颗一点一点的脑袋从桌案上迅速抬起来,精神一震:“谁是荀家玉树?”

陈昭冷漠道:“你书读完了吗?”

谁知这吕玲绮心里想什么,被她扔出去之后第二日又眼巴巴来走正门拜见,问其要干什么也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陈昭把其归结为中二少女就是喜欢纠缠厉害姐姐的心理。陈昭给了吕玲绮一本《孙子兵法》打发时间。

而后陈昭就看到了比罗市更不爱读书的人。一翻开竹简,用不了半柱香,吕玲绮头就开始往下垂。

“我不想读书,我爹说读书没用。”吕玲绮又把吕布搬出来,振振有词。

陈昭按按额角:“那你就回去找你爹。”

吕玲绮又不说话了。

她府里很没有意思,一般的士卒打不过她,她爹和几个叔叔又要练兵巡逻,没时间总陪她练武。

“我还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封侯拜将、万人敬仰的,我不走。”吕玲绮抱紧了桌案,无赖道。

“我爹说了,要成大事,就不能要脸。”

陈昭心想,吕布这话的确没说错。只是吕布也是贯彻的太彻底,太不要脸了,过犹不及。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陈昭冷不丁念了一句话。

吕玲绮看向陈昭,目露迷茫。

“将领不可因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出自你手中之卷,这是你父亲为何沦落至今日,除了洛阳无处可去的原因。”

陈昭眼皮都未抬,只轻描淡写扔下一句话,就再次低头看书。

握着竹简,吕玲绮呆呆坐在席上,回过神后迅速翻开竹简,从一句句讨厌的文绉绉句子中翻找陈昭方才说的这句话。

她找到了。

吕玲绮找到了这句话,她仔细读完了整篇文章。她府中其实有一卷《孙子兵法》,只是她从未看过,她更喜欢跟在父亲身后到军营里去,听父亲和几位叔父指着军营告诉她该怎么安营扎寨,该怎么夜袭和防备夜袭

“玲绮,这些可都是你爹我打了这么多年仗攒下来的东西,只教给你,你学会了,就能天下无敌。”吕布意气风发叉腰站在营帐前。

吕玲绮拼命点头,对她爹的话深信不疑。

人人都说她爹天下无敌。

可在府中不止一次听到吕布抱怨的时候,吕玲绮还是会想她爹天下无敌,又为何总会遇到这么多不顺心的倒霉事呢。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吕玲绮扣着竹简,她爹就很容易生气,生气就会杀人,可不生气的时候后悔也没用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回去吧。”陈昭从案后起身,站在吕玲绮案前,吕玲绮抬头看着她温和的眼睛。

那双漆黑的瞳孔中倒映着她的身影。

“多读书,别总说‘我爹说’,你爹不是高不可逾的大山。”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孙子兵法》

所以,将领掌握着民众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领不可因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符合国家利益才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可以恢复到喜悦,怨愤也可以恢复到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再存在,人死了就不能再复生。所以,明智的国君对此要慎重,优秀的将领对此要警惕。

感觉吕布读过《孙子兵法》也没往心里去,他犯的错误特别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