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你看上了陈昭什么?(第2/3页)

让郭图去调查陈昭麾下大将,他必定不会上心。

“田公,图派人去探查陈昭麾下大将的行踪,却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消息。”郭图率先发难。

他盯着田丰,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田丰,汝为何私下与陈昭勾结,背叛主公?”

“汝如何敢污蔑老夫!”田丰勃然大怒。

一旁的袁绍都愣了,他反应过来之后连忙劝架:“是啊,郭图,不可轻易妄言田公。”

郭图有证据在手,腰杆挺直:“主公可知那陈昭麾下大将两日前在何处?”

他抬手指着田丰,厉声:“在巨鹿汝之家中,还带了好大几车重礼!汝与外人勾结,早不知泄露了多少军情机密给陈昭,竟还有脸贼喊捉贼!”

“此乃污蔑。”田丰气得发抖。

“我特意派人打听了,陈昭还亲自写了一封密信,命赵云送给你。想必如今那封信已安然躺在你的案头了吧。”郭图在即将胜利的刺激下,忽略了某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这情报详细得仿佛是从当事人嘴里亲自透露出来的一般。

袁绍也拉下了脸,当即就命人去田丰府内搜信。

还真从一摞从巨鹿田氏送来的家书中找到了一封带有徐州牧官印的密信。

田丰感受着袁绍落在他身上的怀疑眼神,气得手指发抖,径直当着众人面把这封他还没读过的信撕开,其中信纸拿出,看也不看就递给袁绍。

“定是那陈昭小儿辱骂老夫。”田丰笃定。他虽午夜梦回之时偶尔也会想起陈昭当年三次登门请他之事,可他生性忠诚,既从了袁绍便一心为袁绍谋划,自觉一片清白。

“昭自当日与田公一别,日夜思念敬田公之才,天下无二,卢子干蔡伯喈亦不及也若得田公,愿以十万大军交换”

袁绍读着这封陈昭亲笔信,面色越发阴冷,看向田丰的眼神也越发怀疑。

他抖抖帛书,语气不悦:“陈昭此人,蛮横无理,对天子尚且毫无恭敬,却对你田丰如此信重。”

“绍自愧不如啊。”袁绍压抑着怒火。

陈昭面对他的时候,尚且句句不饶人,还总阴阳怪气他,为何会对他麾下一个小小谋士如此嘴甜?

定是早有勾结。

袁绍甚至分不清,他此刻的怒火究竟是因为臣子背着他与其他诸侯勾结而起的愤怒更多,还是因为陈昭对他的轻视

他本以为陈昭就是那样桀骜不驯的性子,却突然在一个臣子身上看到了陈昭对他从未有过的敬重,这种落差让他更加怒不可遏。

一个对天子、对他、对天下诸侯都不假辞色的反贼,却对他麾下一个谋士如此敬重。

田丰哑口无言。

他本该愤怒撇清和陈昭的关系。

可在这个瞬间,田丰很难否认他心中那一丝隐蔽的快活。

初投袁绍时,袁绍对他敬重依赖,田丰也曾志得意满。但随着袁绍更信任郭图等巧言令色之人,逐渐疏远他,又暴露出优柔寡断的性格后,田丰心中难免生出一丝后悔。

昔日不如他的好友沮授,如今已是青州州牧、大汉亭侯,功成名就,而他却仍是袁绍麾下一个普通军师。袁绍虽握有并州,但并州牧是袁绍的外甥,冀州高官也多是袁绍的亲戚。

可已经功成名就的陈昭依然表达出了对他才华的渴望和敬重。

文人能不求富贵名利,却很难逃得过人生价值认可的渴望。

“臣并无和陈昭勾结,此陈昭离间之计,还请主公明查。”田丰看到袁绍面上的愤怒,终于后知后觉替自己分辨了一句。

只是这句话在长长的停顿后就显得太苍白无力了。

怒火冲天的袁绍二话不说就撤了田丰的官职,命他回府,等调查之后再行判决。

只是不过三日,被其他臣子求情闹得头疼的袁绍又顶不住压力把田丰官复原职了。

另一边,赵云终于回到了家中。

提前接到赵云书信的赵风,早已备好了接风宴。

对于赵云提出举族搬迁至青州的建议,赵风接受得异常爽快,反倒让提前打好一肚子腹稿的赵云有些措手不及。

“如今是乱世,哪还能守着族地等死。”赵风身形虽仍显虚弱,语气却十分坚定,“辽东公孙度四处灭族的事你可曾听说?不少辽东大族举族外逃,到了幽州,一听公孙瓒也姓公孙,又吓得往冀州跑”

常山赵氏毕竟是常山郡本地的大族,族中子弟大多从军,对北方消息的了解甚至比陈昭还要多些。

辽东公孙度四处灭族,并州外族又趁中原内乱入侵,许多外地士族纷纷举族搬迁至冀州。就连其他地方的豪强大族,也有不少仰慕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投奔而来。

见多了赵风也就不觉得弃家舍业搬家难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