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陈昭的眼神落在貂蝉身上。

貂蝉藏在袖中的指甲抠破了掌心,却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疼痛,只有一腔怎么都按不下去的热血在胸膛中激荡。

这是生死存亡之际。

“貂蝉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成,提头来见!”貂蝉的声音中带着决然。

她太迫切想要证明自己了。

此言一出,把厅内众人都吓了一跳。

尤其是另一侧正思索要如何劝说袁术的荀攸,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倒也不用提头来见吧?

陈昭的笑声打破了这骤然血腥起来的气氛,她温和望着貂蝉:“我缺苏秦张仪那样的人才,又不缺一具尸体。”

“留着性命做我的苏秦张仪吧。”

陈昭的视线落在貂蝉脸上,轻描淡写:“我希望千百年后,有另一个主公对自己的臣子,能说出‘卿乃吾之貂蝉’这句赞叹。”

陈昭又望向荀攸,皱眉,在荀攸以为自己有何处疏忽让陈昭失望之时,陈昭叹息一声。

“公达这等贤才合该随军,为我出谋划策。奈何我麾下贤才不足,只能让公达暂当个说客去游说袁术。”

陈昭半真半假埋怨道:“公达为何不能分作二身,即可随我出征,又可游说袁术?”

荀攸长于军略,善谋奇策,且体魄强健,本是随军出征的最佳人选。然而陈昭盘点麾下,若要游说袁术,使者最好出自颍川士族——毕竟袁绍根基在汝南、豫州,其麾下文武亦多颍川人士,同乡之谊更易成事。

荀彧精于内政,坐镇徐州方能令陈昭无后顾之忧,郭嘉又出自寒门,被她早早骗走,和袁绍麾下臣子没有交集。至于她那个便宜大侄子陈群倒是合适,但是要是派他去游说,意图就太明显了……最后竟只有荀攸一人合适。

荀攸扬起一抹浅淡的微笑。他性格内敛,名声不似荀彧荀谌等人出名,初到陈昭麾下便受到主公重用,又被主公当着所有同僚面如此夸赞。

绕是他性格沉稳,也不禁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来。

将诸事安排妥当后,陈昭命人温酒,亲自为众臣斟满。她举盏环视众人,沉声道:”上有君臣一心,下有百姓拥戴,粮草充足,兵甲齐备。袁绍徒有虚名,不足为惧,此战我军必胜。”

她仰首饮尽,掷盏于地,朗声道:”三军一心,则可使无敌矣!”

众人齐齐举杯,将杯中温酒一饮而尽:“三军一心,则可使无敌矣!”

每个人的面上都带着激动,就连一向超脱诸人,情绪单薄的贾诩也生出了一丝豪气。

他从西凉追随牛辅一路到洛阳,又跳槽至昭侯麾下,为的不就是能够一展所长吗?

整个徐州迅速运转起来,无数的士卒被放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三日后便要随军奔赴青州,陈昭特意让他们回家与家人见上一面。

数不清的运粮车从各个郡县出发,奔向青州……

陈昭也加班加点安排徐州事务。

这一日,陈登被召入州牧府邸,他快步走在青石板路上,思索陈昭为何会召他。

虽然名义上他和主公是一家人,但是双方都心知肚明,这一家人的水分有多大。陈登也不觉得自己能凭借这层莫须有的亲缘关系轻松进入主公的核心团队——第一时间便被主公召集商量对策的那些人才是主公心腹,他这样时候从旁人口中得知打仗消息的人显然算不上心腹。

陈登对此也没什么不满,他的志向也不是做主公的心腹臣子,他只想要安抚一方百姓,平生做个太守足矣。

“徐州渠进度如何?”刚一见面,陈昭便询问起修建水渠之事。

先前陈登计划先在一郡之内修建水渠,陈昭大笔一挥,直接给了他一张贯通整个徐州的水系网状施工图,数条贯通不同郡县的水渠把整个徐州包裹其中。

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陈登一路上想了很多,想过陈昭叫他来是为问策,想过陈昭叫他来是让下邳陈氏安抚好徐州境内士族……可没想到大战一触即发,陈昭还有心情惦记修水渠。

“一切皆顺利,如今琅琊段已经召集好了人手……”陈登愣了一下,好在他对自己事务十分熟悉,短暂组织语言后就侃侃而谈。

陈昭听完进度之后满意颔首:“入夏之前务必至少修完三条北侧主渠。没有人手你就招工、召集徭役,需要什么直接找荀彧。”

百年难遇的旱灾不会因为她和袁绍打仗就推迟到来,这两年的主线任务依然是修建水利抵御干旱。粮食和人口,是比名望重要千倍的优势。

“我还有一事要交给你。”陈昭示意陈登拿起她案头上的一本书册。

“传道也十分要紧,自即日起,你就负责在徐州为本神女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