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页)
赵云看过文章之后险些“云大怒”。
典韦厉声喝道:“汝这厮,安敢犯吾营寨!”赵云更不答话,挺枪骤马直取典韦。两马相交,枪戟并举,战作一团。典韦双戟如猛虎下山,势大力沉;赵云枪法似游龙出海,迅捷刁钻。战至三十合,不分胜负。
赵云见典韦勇猛,虚晃一枪,拨马便走。典韦以为赵云力竭,忙大喝:“休走!”纵马急追。
不料赵云回马一枪,典韦急闪,枪中肩甲,眨眼间银枪进红枪出。典韦大怒,不顾肩上血迹越战越勇。
赵云见典韦肩头带血,犹自怒目圆睁,不由生出敬佩之心。不论阵营,受伤犹能为主公死战的猛士便值得他敬佩。
“汝勇猛无双,可愿来投昭侯?”赵云挑开典韦铁戟,出言招揽。
典韦被他溜的气喘吁吁,又肩膀带伤,已无需全力应对,赵云一边打斗还一边有精力出声招揽。
典韦虎目圆瞪,肩头血淋淋一片:“安敢挑拨吾与吾主?我受主公重用,绝非叛主之辈!”
赵云轻笑道:“汝主重用?汝手下有兵丁几何?官职几品?据我所知,曹操麾下领兵的大将有曹氏、有夏侯氏,不曾听过有一位典将军。”
“吾为主公帐中亲卫!”典韦脱口而出。
“昭侯麾下亲卫倒是本事平平,不及汝。”赵云此言令典韦面色好看了些,下一句却更加刺耳。
赵云气定神闲:“昭侯言,有能之将便该驰骋于天地之间,建功立业,不可屈居护卫之职,龙困浅滩。”
“汝主公知你勇猛,为何不命你独领一军?”赵云轻笑。
典韦哑口无言,半响才道:“我没带兵的能耐。”
这话说的不情不愿。
“不会可以学,力气生来就能有,却没听说过谁生来就精通兵法。”赵云收枪,“昭侯麾下亦有不通兵法的将领,如今正在学兵法。莫非典将军亦是如此?”
不远处愁眉苦脸的吕玲绮鼻尖一痒,打了个喷嚏。
“玉不琢不成器,玉匠有心,如何琢不出上好玉器?性子鲁莽可以磨,兵法不通可以学,只看玉匠是否愿意上心雕琢。”赵云横枪缓缓离去,收兵回阵。
“换个人来,莫非袁绍麾下无人?”
典韦听了一脑子理解不了的话,肩膀上的血窟窿流出的血已经浸染了他半边衣衫,再不回去包扎胳膊就留不住了。典韦冷哼一声,转身回营。
赵云又等了半响,却不见袁绍大营中有人带出来,派人叫阵,亦无人回应。
大营之中,袁绍一杯一杯猛灌酒水,身侧几个谋士与曹操一并劝阻。
“典韦不是他的对手,再让将领出战亦是无用……”
袁绍麾下几个谋士的意见和曹操达成了一致——该当缩头乌龟的时候,就当缩头乌龟,等袁术回信再行报仇雪恨。
天色渐沉,见袁绍营门紧闭,赵云只好无奈回营。
一连三日,赵云来叫阵都不见有将领应战。
第四天,来叫阵的队伍中多了一个脸上写满了愤世嫉俗的青年,还有一辆拉着战鼓的排车。
祢衡没好气指挥士卒:“把我的鼓摆好……往东放一放……”
察觉到赵云打量他的视线,祢衡脖子一梗:“曲意事主,椒房之犬。”
赵云深吸一口气,把银枪牢牢按在背上。
难怪他把人带出来的时候,主公特意叮嘱“别打死就行”。
战鼓安置好后,祢衡脱下鞋子,赤足披发,击鼓三挝,声若雷霆,引得袁营中探出几颗脑袋来看。
“袁本初,汝乃沐猴而冠之辈!自称四世三公,不过阉竖余荫。坐拥冀并,竟畏曹阿瞒如虎!昔日韩文节以州相让,汝假意推辞,暗夺其位——此谓伪君子!”
祢衡骂人还是很有操守的,他越骂越起劲。
袁营之中,已有人把此事禀报了袁绍,不敢直言,只说营外有一狂士骂的十分难听。
“他骂了什么?”袁绍烦躁。
小校支支吾吾:“小人实不敢言……”
“吾且自己去听!”袁绍气急,径直起身出帐。
远远祢衡看到袁绍人影,骂得更加起劲:“河北儿郎血染土,皆为汝这优柔汉!当年董卓乱政,尔缩首如龟;如今坐拥二州,却依旧是那缩头王八!”
倒有人暗想,王八不会缩头,乌龟才会缩头……
袁绍大怒,顿足怒道:“欺我至此,实在忍无可忍!”
曹操事不关己劝阻:“此小事耳,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本初兄何必在意。”
“呸,曹阿瞒,他骂得又不是你。”袁绍对曹操发脾气。
他也听到了,那句“竟畏曹阿瞒如虎”,分明是暗示在他军中是曹操做主。曹操也的确管的太宽了些,到底这大军姓袁还是姓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