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3页)

“军中还有要事,我就不打扰卢公了。”就在吕布觉得自己脑子都要炸了的时候,终于找出来了一个借口,溜之大吉。

卢植望着吕布忙不迭逃窜的背影,丝毫不知自己完成了“一句话吓得吕布狼狈逃窜”这个十八路诸侯加在一起都没能达成的成就。

“也算有些长进。”卢植欣慰道。

耳力极好,隔着墙也能听清卢植自言自语的吕布顿时一个趔趄,脚步又快三分,生怕再被喊回去耳朵受罪。

这个卢老儿,果然是犯了好为人师的老毛病。据说他入仕之前就喜欢教人读书,那还(hIYl)算勇猛的刘关张三兄弟里面最弱的刘备就是他的学生……偏偏现在卢老头认准了他,隔三差五拉着他讲什么忠义道德。

吕布愤愤不平,他又不缺忠义道德!

卢植合该把那个拐走他乖女儿的陈昭小贼拉来,给她讲讲忠义道德才对。

一想到自己被拐走的女儿,吕布就不禁伤心:“我闺女原来多乖巧啊,顶多就是干些杀人放火的小事,杀的还都是山贼……”

“现在学坏了,都学会背着她老子跟反贼跑了。”吕布越想越气,将陈昭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这才急急回府,要去翻看女儿近日家书。

留在书房内的卢植咳嗽一声,用素帕接住,低头一看,神色不变把包裹血痰的帕子丢进火盆。

案头摊着一张素笺,墨迹淋漓。最上首”洛阳周遭祸患”六字,已被朱笔重重划去。

次日。

城门早早大开,一辆辆载满粮草的粮车排队驶入洛阳城。

“太傅,荆州益州之粮,已抵洛阳。”大司农周忠步履匆匆小跑至太傅府,面上喜悦这掩不住。

卢植披着厚衣坐在案后,闻言沉稳颔首:“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关中大旱,朝廷向天下征召粮草,荆州膏腴之地、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旱灾并未危及此二州,合该向朝廷送粮。”

周忠叹息:“话虽如此,可如今天下这个样子,若非太傅斡旋,荆州益州也不会送粮给朝廷。”

卢植平静道:“非植一人之功。”

“将这批粮草收入国库一半,以待明年春种。另分出一批送往军中,再分出一批雇佣庶民修缮城墙……”卢植声音沙哑,安排这批来之不易的粮草。

他的声音有某种镇定本事,似乎只要卢植还坐在这,这场百年一遇的关中大旱就不是解决不了的难题。

大司农屏息静气,垂袖侧耳倾听,一一记下。

第三日。

卢植整了整朝服,踏着晨露入了宫门。穿过三重朱漆殿门,远远望见少年天子已在宣室殿内候着了。

刘协身着素色常服,怀中抱着一卷医书,正就着日光细读。见卢植入内,只微微颔首,便又埋首医书。卢植也不多礼,径自在御案右下方设了席案。黄门侍郎轻手轻脚地搬来两摞奏章,纸册与绢帛堆叠,竟有一尺高矮。

孙坚征讨荆州身死;曹操被举为并州牧,与公孙瓒议和;陈昭上书请功,言她麾下臣子讨逆有功……

天下之变,朝夕之间,短短几日,又是许多大事。

卢植面不改色,将奏疏另置一旁。

这些诸侯打仗的时候也没问过朝廷意见,如今打完了,才想起来告诉朝廷一声。

他管不了,也不打算管,任由这些人去吧。

文书越来越少,卢植偶有咳嗽,便以袖掩口,待气息平复,又继续伏案疾书。

刘协忽从医书中抬头:”太傅近日咳血,可是肺热所致?朕观《素问》有云……”

”老臣贱躯,不足挂齿。”卢植抬头微笑,手上朱笔动作不断,在奏疏上划出一道凌厉的斜杠。

“有一人刘备,自称汉室宗亲,前来拜见朕,他是老师学生,朕不知该如何办。”刘协托着腮,苦恼道。

“按照辈分,他还是朕的皇叔。”

卢植想起这回事,刘备前几日也来拜见过他,欲要把汉室宗亲这个身份在天子这过个明路。毕竟天下的汉室宗亲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只有从天子这儿过了明路的才能算是真汉室宗亲。

只是卢植身居高位,直言拒绝了刘备想找他行方便的心思。

”此事交于宗正即可……”正说着话,卢植忽然就栽倒在地。

“太傅!”刘协打翻桌案,惊慌失措连滚带爬奔到卢植身侧。

第四日。

卢植再睁眼时,已是次日晌午。

眼皮似有千钧重,药气熏得满室苦涩。他试着抬臂,却连一根手指也动弹不得,心下顿时沉了沉。

“太傅。”

不多时,刘协连朝服都未及更换,跌跌撞撞扑到榻前,泪珠子断了线似的往下掉。

“恕臣无礼,不能给陛下行礼。”卢植嘴唇惨白,有气无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