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2页)

张抚因着带头献城的功劳,侥幸逃过一劫,依然担任功曹原职,在州府官署内干活。

“贤侄身子可好些了?”张抚远远见到赵风,立刻从官署窜了过来,把赵风拦下,活似只嗅到鱼腥的狸猫。。

这些时日他冥思苦想,一直琢磨着要怎么才能更进一步。献城是保住命了,可昭侯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啊。

他倒是想去找赵云攀一攀亲戚,奈何他根本不认识赵云,赵云早年在外学武,刚归家就投了陈昭,估计赵氏族人都没认全他,更别提他这个同乡了。

好在他还认识赵风。张抚笑眯眯道:“贤侄可用过午膳?不如来老夫家中一聚?”

他死死拉着赵风手腕,显然不达目的不罢休,愣是把赵风拉回了张府。

张抚先前和赵风打过交道,三言两语就从赵风嘴里套出了话。

赵风除了“昭侯十他零”知道这东西万万不能说,其他都迷迷糊糊被张抚套了个干净。

包括那一串词。

“名师领航、大儒亲传;硬核育才、从经学到道学,从大汉语到鲜卑语;升学霸榜,专门有老师辅导科举内容。”赵风记性倒是不错,陈昭念一遍他都记住了。

越往后说赵风说的越顺,最后更是一攥拳头。声音铿锵:“还有政策鼎扶……择此黉门,赢在起点;三载砺剑,全族荣光!青云直上,简在上心!”

张抚紧紧扣住赵风手腕,急切道:“贤侄所言为真?当真能直接至昭侯麾下?你我两家百年世交,你可不能骗老夫啊。”

“是轮值。”赵风幽幽指出。

张扶自信一笑,抚须道:“老夫知晓是轮值。”

懂得都懂。

都能在昭侯麾下轮值了,四舍五入就是直接有了官身,难道真入了昭侯眼,昭侯还能不把人留下吗?

赵风觉得张抚没懂,他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对,就是这个意思!”

“贤侄,你可是老夫看着长大的,你还记得不。你小时候老夫还抱过你呢。”

张抚拉过赵风,眼珠滴溜溜转了两圈,压低声音:“给老夫个准信,这事你能做主吗?老夫家里有个孙子,年才二十二,还未出仕……”

“昭侯说只收十岁至十六岁的少年人。”赵风发觉只要加上“昭侯说”三个字,他坑人就毫无负担,于是说话越来越顺,还有心思打趣。

“若不限制年纪,定会有五十老朽与十岁稚子祖孙三代一并读书之事。”

“也是。”张抚先是面露可惜,又忽然想起自家外嫁女还有个女儿年纪正合适,眼神一亮,“贤侄,老夫家中还有一孙女年纪正合适,看在你我世交上,定要为她留个位置啊!”

他那幼女不幸,嫁了个早死鬼,如今带着几个孩子孤苦无依,那几个外家孙子也都是随他们那个早死的爹,没半点本事。唯有一女,名唤甄宓,年少聪慧,又随了他女儿的花容月貌。

张抚算盘打得啪啪响,他早就打听过了,陈昭好颜色,身边亲信臣子个个都是美人。他孙女如此容貌,定能入昭侯之眼。

赵风咳嗽一声,把手伸到张抚面前。

张抚一头雾水,赵风把手翻过来,掌心向上,自己则抬头盯着屋梁。

这屋梁可真直啊。

赵风心里也打鼓,他头回收贿赂,也没经验,不知道张抚能不能读懂他的意思。

张抚:“……”

这小子前两年还老实巴交的,怎么现在还学会要钱了?

“老夫命人送到你马车上。”张抚微笑。

也不称呼贤侄了,反正只剩下冰冷的金钱关系。

他心头滴血,学费那么大一笔钱粮,还要再资助修建学院,已经足够伤筋动骨了,结果这个丧良心的晚辈还伸手要钱。

把赵风送走后,张抚算了算自家余粮,叹了口气。

罢了,用钱能办的事总比拿着钱也没地方办的事好,钱总比人情好还。

起码赵风那小子路子靠谱。张抚回忆起总跟在陈昭身后的赵云,轻笑一声。

托人办事,最怕的就是找了人事情还办不成,凭赵云和昭侯的关系,他这事应该好办。

翌日,上职。

张抚故意穿了一身展新官袍,趾高气扬在几个老友面前晃悠。

“老夫家有喜事,明日在府中设宴,诸位可要赏脸赴宴啊。”张抚昨日特意问过此事要不要隐瞒,可赵风那小子一笑,说此事昭侯已经全部交给了他,不必隐瞒。

抱上大腿当然要炫耀了,要不然钱不是白花了?张抚想到自家空了一半的库房,心都在滴血。

何赞蔫蔫道:“现在风声紧,不似以前那般自在了,你还敢如此张扬?”谁知道陈昭哪天会把他们也挫骨扬灰送下去陪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