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陈昭不禁对何赞升起了几分敬佩。
这是个扣帽子的好手啊,修个书院,竟然也能和造反联系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周集是在黄河修河道,挖出了什么独眼石人、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的谶语呢。
陈昭示意赵云把何赞松开:“你说周集造反……哦,贪污,可有证据?”
修建书院本不是什么要紧事。昭明军这些年来四处兴修水利、整治农事,军中擅长土木工程的监造人才也有数十人。只是眼下昭明军的工曹史都被陈昭派往冀州各处,忙着灾后的紧急补救工程。比起这早一天晚一天都无妨的书院,自然是关乎百姓性命的水利农事更为紧要。
但周集虽不是她之嫡系,可她也曾看过此人生平记载,确认不是什么贪官污吏才派去修建书院。
陈昭不信,周集是汉臣时候不敢贪污东汉的钱,是袁绍臣子的时候不敢贪污袁绍的钱,现在成了她的臣子,能有胆子敢贪污她的钱。
听说过有人走在路上踢猫踹狗,没听说过有人敢钻进虎笼里面拔虎毛的。
何赞手忙脚乱地从袖中甩出昨日他打完人之后顺来的“证据”,又小心翼翼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帛书看上去有些年份了,边缘泛黄,还有几根毛糙露出。
“下官祖父在桓帝时期担任将作监,家学渊源,下官对这修缮营造之事,亦略有心得。”何赞眼皮都不扎一下就把自己亲爷爷给卖了。
反正昭侯要治罪也不能把他祖父从坟里挖出来鞭尸,可现在他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钱粮可是实打实的东西!
“正殿木柱,记载需要一万五千文一根,可实则从木贩手中拿货,只需一万文。”何赞神色激动起来,唾沫横飞。
陈昭捻起两本簿册对比,点头:“周集所记下的木价亦是一万文。”
“可这一万文还是桓帝年间的行情!那时天下太平,从天子到富户都在大兴土木,能做梁柱的良木自然金贵。可如今民生凋敝,谁还修得起大宅?木商积压的木材都要生虫腐朽了,五千文就能买到的木料,这狗官竟多花一倍冤枉钱!”
何赞撕心裂肺,越想越是气恼,只后悔昨日没把周集当场打死。
“这等狗官,不知已浪费了多少钱财,这些都是……可都是民脂民膏。”
何赞啪嗒一声跪下,膝行至陈昭身前,抱住陈昭小腿就开始哭,泪如雨下。
“百姓过的苦啊,节衣缩食,就盼着孩子能早日入学。周集此獠上对不起昭侯信重,下对不起天下黎民,其罪万死!”
这浪费的可都是他们的钱,他在家里盯着空荡荡的库房心都在滴血,急的晚上都睡不着觉。周集这个混账玩意却拿着他的钱挥霍……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与周集这等无能狗官不共戴天,死也要拉上这狗官垫背。
陈昭:“……”
怎么听,这个周集也只是无能,算不上贪污吧。
“汝言的确有理,依你之见,该如何修建书院?”陈昭望着面前说的头头是道、眼珠子都熬红了的何赞,若有所思。
这不活脱脱是个把握成本的人才?能干采购,还能干审计,祖上还有贪污的经验,能贼喊捉贼。
何赞立刻提起了劲头。这半月他茶不思饭不想,功曹一职本为举荐人才,可自陈昭改选才为考试后,功曹便形同虚设。何赞平日无事,一心惦记书院修建,白日翻数算书,夜里研读祖上留下的经验之谈。
他看不惯周集,就是觉得他上他也行!
”依下官之见,当节省材料成本,多雇工徒,将书院分作七区同时动工……”何赞口若悬河,极力兜售此策。
这般行事,两月后他儿子便可入学受教于大儒门下,更能省下四成钱粮。若能将这省下的钱粮如数返还予赞助的学子父母——那便妙极了。
“剩余之钱,便在书院之外修一西市。”陈昭眼神一亮。
把商铺卖出去,还能再赚一笔钱,市场建在书院边上,不愁生意不好。
何赞笑容一僵,眼睁睁看着已经飞回他身边的金砖又挥舞着翅膀跳回了陈昭怀中。
还要建集市?
他那儿子是个挥金如土的纨绔,本想着昭明书院建在这西郊荒僻处,方圆五里连个酒肆也无,正好拘着那孽障收心读书。如今若起了集市,三年下来,还不知要被他败去多少钱粮。
“昭侯英明。”何赞有气无力道。
那逆子真能指望他读出书来光耀门楣吗?
陈昭打量了何赞片刻,转身在书案后坐下:“我观你是个人才,即日起,你(AtiE)便担任书院和集市监造,升作工曹从事。”
何赞一懵,不敢置信愣在原地,生怕自己耳朵听错了。
他这是……升官了?从郡功曹升任了州工曹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