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2页)
换上一身甲胄的孙策无措看向牵马站在大军前列的荀攸,下意识看向陈昭:“主公……”
“如今昭明军推行‘将师相辅’之制,将军只管冲锋陷阵,这粮草调度、行军谋划之事,自有军师代劳。”前来送行的陈昭笑吟吟解释。
“公达与袁公路先前打过交道,此番借道豫州,正需他这般伶牙俐齿之人周旋。”
孙策闻言,心中稍安。但见荀攸一袭青衫立于马前,面无表情,瞧着平平无奇的模样,不由心中又起了疑心。
这位军师,能当说客嘛,这瞧着怎么感觉愣愣的?
孙策正是藏不住心事的年纪,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荀攸只轻轻瞥了他一眼,便猜到了孙策的心思。
也不争辩,只是僵硬的脸上略微扬起了一个浅淡的微笑。
他先前与张郃搭档,二人都是稳重性格,年纪相仿,配合默契。如今主公忽然把他调过来,让他与这一看就活泼开朗的少年郎一并出征,荀攸轻松就猜出了自家主公的心思。
荀攸与陈昭对上视线,陈昭对他笑着眨眨眼。
没错,就是让孙策带几个与他合拍的谋士回来。
江东之地,陈昭一直未能染指。自开科举以来,虽有些士子远道来投,但肯背井离乡的,多是寒门出身、仕途无门之人。真正的贤才,多半还在观望,待价而沽。
在陈昭眼中,人才不分贵贱。士族也好,寒门也罢,男子也好,女子也罢,年长也好,年少也罢——全看本事。能者居高位,庸者去耕田。
江东这片土地上的贤才大白菜也全都归昭侯所有!
”孙郎少年英雄,此去必能手刃仇寇,大胜而归,以慰先将军在天之灵!”陈昭朗声道。
孙策双膝砸地,双目含泪:“孙策定不负主公借兵之恩!”
三千铁骑如黑潮般碾过邺城郊野。孙策一马当先,玄铁铠甲在烈日下泛着冷光,天上洋洋洒洒而下的小雪落在雪白孝服上,与孝衣融为一体。
大地的颤抖越来越弱,直到骑兵消失在与地平线交汇的官道,陈昭才收回了目光。
“好一个美姿容的孙郎啊。”陈昭忍不住赞叹一声。
再把好兄弟周瑜骗来,就更好了,江东双璧站在一起,肯定更赏心悦目。
陈昭心情甚好,孙策到手,不但能拿出萝卜带着泥挖出来一群人才,还能顺势打开江东局面。
如今天下纷乱,中原之地旱魃肆虐,蝗灾横行,兼之战火连绵,数年之内恐难复耕稼之利,还要防备北方的鲜卑人。反观江南水土丰茂,受天灾波及甚微,开发江东已是势在必行。
陈昭回头,见到寸步不离守护在她身侧的赵云,笑道:“子龙无需紧跟着我,如今冀州全境已定,邺城更是巡逻严密,我之安危,还无需子龙亲自护卫。”
“云亦是无事可做。”赵云轻声道。
临近年关,只有紧挨幽州并州的昭明军还严阵以待,其他大营都放了年假,只留下一些孤身一人的士卒在营中驻守,也不用日日巡营。
赵云抿抿唇,道:“孙伯符相貌英俊,的确能担主公一句‘孙郎’赞称。”
陈昭笑眯眯靠近赵云:“我看赵郎也是十分俊美。”
两个人离得实在近,没有穿甲胄的赵云甚至能感受到一团温暖气息忽然靠近,在他下意识想要追寻之后又一触即发的远离。
赵云才后知后觉意识到那一声“赵郎”称呼,红了耳尖。
“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走吧,随我去看看曹孟德家眷。”陈昭手拢在袖中,雪花越来越大了。
曹操家眷早已被送到了冀州,兖州毕竟是交战之地,万一哪一日陈留又被与曹操交好的势力攻破,那曹操赔了的夫人就又回去了。
陈昭早命人将曹氏一门安置在冀州城西一处四进宅院,外设三重岗哨,内布十二时辰轮值的精兵。
曹操一串的夫人和子女,院子小了都住不开。
陈昭来时,丁夫人正领着众姬妾围炉裁衣。暖阁里炭火正旺,曹昂带着幼弟们在一旁嬉戏。陈昭摆手止住欲通传的侍从,负手踏入厅中。
听到声音,曹昂一个箭步挡在嫡母身前,右手下意识往腰间按去却什么都没摸到。
刀剑匕首早就被搜走了,如今厅里最锋利的兵器就是裁衣的剪刀。
“不认识我了?”陈昭拨开持剑护在她身前的赵云,笑吟吟看着曹昂道,“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就在洛阳,我与汝父饮酒之时,你应当还能记得。”
当年在洛阳,陈昭毒杀汉灵帝之时,住在宦官府上,曹操府邸就在对门。陈昭专门抱过曹昂和曹丕,就是为了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