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3页)
二人都陷入了沉默。
“得去守城啊。”江牛声音发颤,“去年天灾人祸,到处都是饿死的人,我亲眼见到有人抢孩子。”那些人把孩子抢去是卖了还是怎么了,江牛不敢想。
江牛蹲在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柳玉怀里的小不点。
那孩子睡得正香,小脸鼓鼓的,随着呼吸一起一伏。江牛看得心尖发颤,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裤腿上蹭了又蹭——想摸又不敢摸,怕惊醒了好梦。
他一想到冀州要是再乱起来,这小胳膊小腿的,怕是熬不过下一个冬天,江牛心里就生出了拼命的勇气。
“营里的校尉说,要是我们战死,昭侯会养家眷。”江牛嗓子发紧,挤出个笑,“娃儿还能读书。”
“神女心善。”柳玉猛地背过身去,袖子胡乱在脸上蹭了两下,“咱家这屋,还有田地,都是神女给的。去年要不是神女来了,咱们也早饿死了。”
“是啊,神女心善,咱们不能让神女再走。”江牛猛地站起身,“我该走了。”
“吃了面再走,面在碗里扣着。”柳玉指着桌上一个倒扣的瓷碗。
两个碗口严丝合缝地扣在一起,掀开时腾起一缕白气。面条已经有些坨了,但还带着余温。这是上好的白面,柳玉刚生产,他们咬牙买了三斤,面上还奢侈地卧着两个金灿灿的鸭卵。
江牛喉结滚动了一下。冀州今年鸭子养得多,这些扁毛畜生专吃蝗虫卵,长得肥实,鸭蛋价钱比往年那些没天灾的年岁还贱了三成。可对他们夫妻也还是珍贵玩意,他们是流民,刚定下来,又生了孩子,处处都要花钱,鸭蛋是舍不得吃的。
江牛没说话,低头把面吃了个一干二净,鸭蛋吃了一个,另一个留在碗里,又给扣上。
吃完面,江牛就离开了草屋。
村头已经聚了不少人,又等了一会儿,人都来齐了,便起身上路。
他们踩着田埂前行,脚下是还没来得及运走的稻草垛。金黄的麦粒铺满了乡间小道,今年收成太好,村里的晒谷场早已堆不下。麦香混着秋阳的气息,随着每一次呼吸沁入肺腑,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火在烧。
从乐成出发,走过束州,就抵达了高阳。
高阳地处幽、冀两州交界,是河间郡的北部门户,高阳是幽州通往冀州平原的交通要道。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最擅长的战术就是奔袭作战,一处不中,即可转移。
公孙瓒的第一选择是中山郡,可惜他打到中山郡,在城墙上看到了陈昭的身影。
……然后公孙瓒掉头就走了。
“陈昭那厮定然想不到我这么快就能赶到高阳。”公孙瓒骑在马上,洋洋得意。
陈昭就算反应过来,立刻调兵支援,那也不会比他的白马义从更快。等陈昭派来的援兵到了,他早就打下高阳了。
“还有那个曹操,当真是胆小如鼠……”公孙瓒脸色阴沉,嘴里骂骂咧咧。
前几次曹操攻打常山,可一次尝试不成,转身就跑了,还振振有词说攘外先安内,匈奴南下他要先回并州抵御匈奴。
在公孙瓒看来就是借口,打匈奴那不是有手就行的事,那用曹操亲自回去处理?那家伙分明就是被陈昭打怕了,真是胆小如鼠。
陈昭攻打袁术,后方空虚,这么好的机会都把握不住,何其愚蠢!
*
丹阳。
会稽太守王朗接到袁术求援信后,立即点齐兵马,从吴郡、丹阳北上,直奔寿春。
大军自山阴出发,沿浙水北行。吴地富庶,阡陌纵横,桑田连绵。然而战乱频仍,沿途村落多见残垣,炊烟稀落。王朗未作停留,继续西进,直入丹阳。
丹阳山势渐峻,丘陵起伏,官道蜿蜒于苍翠之间,再往前就是九江郡,袁术的势力范围了。
“多加提防。”王朗生性谨慎,总觉前方太过平静,立刻派流星马探前去打探。
“前方五里外,有一支万余人的大军扎营。”马探禀告。
王朗追问:“可看清是哪家的旗号?”
是同样来援助袁术的其他人?
“营中不见大旗。”
王朗面色一变,心存疑惑。
扬州势力就那么几个,刺史刘繇,扬州本地豪强严白虎,还有他会稽太守王朗,都是熟人,怎得还不敢打旗?
“全军警戒!”王朗选择带着大军谨慎试探。
军营中军大帐。
“这家伙倒是比那个严白虎聪明些。”吕玲绮撇撇嘴。
数日前她们已经阴死一伙人了,那个叫严白虎的家伙比那个憨蛋典韦聪明不到哪去,见前方驻扎军营,喜气洋洋就要过来认友,刚露头就被杀了。
这个王朗竟还知道打探虚实。
“走吧,先去对阵。”吕玲绮起身捞起长戟,喊上高顺陈宫与诸葛亮,摆开架势准备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