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2/3页)
只是他每次都输得比较惨,要不是刘璋实在无用,说不准汉中已经改姓刘了。
周瑜微微一笑,语气却不容置疑:“昭王有令,请将军发兵,协助关羽守城。”
张鲁顿惊:“这——”
他和关羽非亲非故,还有旧怨,关羽能信他吗?
卢瑛咳嗽一声,替张鲁出声应承:“全凭昭王做主。”
张鲁此时也回过了神,笑道:“那贫道明日就调兵前往江州。”
陈昭既然派了军师来,哪能没有主意?
江州。
关羽正立于城头,远眺江水滔滔,忽见一支残军飞驰而来,尘土飞扬。关羽认得此人是张飞麾下裨将,忙命开城门。
裨将滚鞍下马,跪地含泪颤声道:“白帝城破,张将军被昭明军所擒!”
关羽闻言,眼前一黑,身形微晃,手中青龙偃月刀重重拄地,才勉强稳住。他虎目含泪,赤面更显涨红,急问:“三弟生死可知?”
“生死不明!”裨将悲切。
关羽想到张飞宁死不屈的性子,眼前又是一黑。周仓连忙扶住他,劝道:“将军且宽心,张将军勇冠三军,或许昭明军惜才,未下杀手。”
关羽闭目长叹,须发微颤:“当年确有旧谊……可如今已是敌非友,岂能奢望敌人念旧留情?”
他虽如此说,心中却仍存一丝侥幸,陈昭素来爱惜猛将,或许真会留三弟一命?
“唉,传令三军,备战!”关羽猛地睁眼,握紧长刀,心中理智压过了悲切。
无论三弟如何,江州城他必须要守住,江州若失,陈昭便可长驱直入蜀郡。到时大哥危矣!
昭明军逐渐逼近江州的军报一日三封飞向城中军营。
“听说昭明军有五十万之众,我们这点人马,如何守得住?”军中不少将领低声议论,语气里满是忧虑。
被周仓听见,顿时大怒,当即就扯了几人去见关羽。几个将吏跪伏在地,吓得浑身打哆嗦。
“扰乱军心者,按律当斩!”关羽声音低沉,却如雷霆炸响,“念在战况紧急,今日饶你们一命。若再敢妄言,定斩不饶!”
众人冷汗涔涔,连连叩首告罪。自此,军中流言渐息,但人心依旧不安,但见关羽神色如常,却也不似前些时日那般惶恐。
主帅的情绪是能影响士卒情绪的,见关羽这位主帅不慌张,军中将吏便也以为有什么后手,不再胆战心惊。
数日后,一封书信送至关羽案前。
“张鲁?”关羽展开信笺,眉头微皱。信中言道,张鲁愿率兵两万前来助守江州。
“张鲁素来与刘璋为敌,怎会突然助我?”关羽沉吟。
思忖许久,关羽最终还是提笔回信,应允张鲁前来。
人多终究比人少要强,荆州刘表便是因个人私怨,与刘璋交恶,到最后方才孤立无援,兵败如山倒。
又过数日,城外烟尘滚滚,张鲁大军如期而至。
关羽立于城头,远眺城外军阵,只见两万兵马列阵整齐,刀枪如林,气势不凡。张鲁本人未着甲胄,只穿一袭道袍,身后一丈开外一个俊美小将颇为瞩目。
张鲁策马至城下,仰头高声道:“关将军!为安君之心,贫道暂不入城,请将军出城接收大军。”
关羽裨将王甫急扯关羽战袍低声道:“将军,张鲁此举蹊跷,恐有诈。”
关羽抚须沉思,“言之有理,我且试上一试。”
随即关羽低头扬声问道:”张将军素与刘璋为敌,某与汝并无旧情,将军今日为何出兵助我?”
张鲁闻言,面色一沉,怒道:”关将军此言差矣!我与刘璋确有杀弟之仇,但此乃私怨!我亦是大汉之臣,岂能坐视陈贼篡逆?”
心中却松了口气,眼角余光瞥向后方身着甲胄的周瑜,还好他提前背了稿子。
他越说越怒,声音拔高:“如今汉室倾颓,天下皆陷陈贼之手,贫道听闻关云长义薄云天,才率兵来助。若将军不信,贫道即刻退兵,绝不纠缠!”
神棍的演技更胜过政客,作为如今的大汉第一神棍,能让数十万教众信奉的张鲁演技天衣无缝。张鲁面色涨红,胡须剧烈抖动,眼中瞬间涌出屈辱的泪光,他声音嘶哑破碎,仿佛字字泣血,连背影都透着心灰意冷的悲怆。
关羽被这一番话震住,心中顿生愧疚。他素来重义,见张鲁如此慷慨激昂,不由动容。
“张将军息怒!”关羽顿生惭意,抱拳一礼,“是关某多疑了。”
说罢,他转身下令:“开城门!本将亲自出城相迎!”
“将军好歹也带上些人马。”王甫拦下关羽,低声劝道。
关羽挥手:“人来助我,吾岂能生疑,不必再说。”
他骄傲至极,又觉得方才自己一番质问伤害到了张鲁这位汉室忠臣的心,更不愿意再行此有愧于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