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他们的现在(五)(第2/3页)

BGM暂停,德莱顿在金灿灿的朝阳下仰起头,理智随着李维的靠近飞快消褪,脸上却露出了和昨天轻吻李维时一模一样的、克制中带着情不自禁的微笑。

“随便你。”他不假思索地说。

“谢谢您。”李维放下花,捞起他的手,吻了一下手背,说道,“我去研究待会吃什么。”

德莱顿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走到套房的客厅,李维还在唱: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害羞,当我凝视你时,你总是转头避开,除了你以外,所有人都看到了你的美——”

“亲爱的,只有你能照亮我的世界,”

德莱顿下了床,挠一挠托布的脑瓜顶,小声跟着唱了起来,“你轻拂头发的动作让我神魂颠倒,然而在你低头微笑时我却看得出,你不知道你有多漂亮——这就是为什么你如此美丽!”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李维抱着狗从床上爬起来,将头发撩到脑后的一幕。

“你发ins了吗?”

唱完最后一句话的德莱顿抬高声音问。

“发了!”李维回答,“你可以上去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他猜测德莱顿一定调查过他在各个平台上的私人社交账号。

德莱顿调查是调查过,却也不曾了解到详情,只是得到过一句“审查合格”的答案而已。他掏出手机,先下载这个他从未使用过的朋友圈软件,然后注册账号,将昵称修改为简简单单的姓名首字母缩写“W_D”,随后开始在浩如烟海的陌生信息里搜寻李维的账号。

正如许许多多实名上网的联邦人一样,李维的ins昵称是他的大名的拼音:LIWEI。他大概长则半个月、少则三两天会上传几张照片配文或一段短视频,最古早的内容能追溯到大学本科时期——李维发过一张他与几个同学聚会时的合影,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衬衫、毛衣和牛仔裤,在镜头前略显腼腆,和现在对比起来老实得不像话。

德莱顿用新注册的账号给这张照片点了个爱心。

他始终觉得,李维有时对其他人的过度迎合或过度坦率,是防御性低自尊的一种表现形式。换句话说,德莱顿认为李维天生的性格并没有那么活泼外向且浪荡,他为这份讨人喜欢的“成长”付出了很多难言的代价。

因此,大学期间的李维应该是他难得放松下来、展现真实自我的时刻。

德莱顿继续往后翻。毕业后的一年里,李维没有发过一张照片,2023年,也即一年后,李维上传了一张在他上中学时和母亲李秋珊拍的合照,配文是:

“悼念。”

这是什么日子?李维父母的祭日不在这一天吧?

德莱顿仔细看了看照片,记住日期。

再往后,频繁出现的就是打了码的工作现场照——李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犯罪现场清洁工;同朋友们去酒吧喝酒——小梅女士不愧是好闺蜜,每一次都会出现;偶尔去其他娱乐场所,或孤身乘车去公园等自然风景秀丽的地方散步。

总体而言,李维的记录欲和分享欲还蛮强的,难怪他今天早上忽然决定上传德莱顿的照片。

这张照片也是他的ins上最独特的存在。

德莱顿翻了半小时历史记录,没有找到任何一张目标明确的个人人像,似乎比起人类,李维更习惯拍摄风景和动物,哪怕是在与朋友聚餐时,他发的也是酒杯或酒吧环境。

而今早他近距离俯拍德莱顿坐在床头的照片,露出了德莱顿的下颚、身穿浴袍的上半身、和放松地搭在被子上的修长手指。

没有配文,没有提起德莱顿的名字。

但某种蕴藏其中的亲密和暧昧已不言自明。

德莱顿的账号成为了第一个给这张照片点赞的人。

而后他收起手机,走去换衣服、洗漱、喂狗、吃早餐。期间聊了一些无趣的工作。上午,无趣的工作在持续进行,李维扔下他去追踪黑沙,德莱顿坐在酒店大堂的咖啡馆里,拿着平板电脑处理邮件。

他在阅读邮件时拿耳机放了歌。

歌词唱道:“他整天温暖我,对我微笑。我可以对他说‘我爱你’吗?真希望我能确定自己该说些什么。

“我感觉到的是爱吗?如此强烈、如此深刻、如此真实。

“如果失去你,我是否能痊愈?”

“……我感觉到的是爱吗?”

他问自己,我感觉到的是爱吗?

“总归不是诅咒。”

德莱顿合上电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接着之前的聊天内容,在手机屏幕上敲完信息的最后一个字,点击发送。

“Miss you,too.”

收信人:拉克·李维。

作者有话说:

剧透小剧场:

另一边不知为何拿着李维手机的A3:(看到德莱顿的信息)这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