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5页)

大雪纷飞,寒风彻骨,静月的头上、身上转眼落白。

*

温幸妤没想到沈为开会请他吃饭,本欲婉拒,但一想到这是十年来唯一见到的故人,她便说不出拒绝的话。

更何况…她也想听听家乡的事。

和沈为开到酒楼后,她拒绝去雅间,而是同他坐在大堂叙旧。

沈为开样貌明秀若朝霞,说话极有分寸,又不失幽默,二人聊了些童年趣事,温幸妤慢慢放松下来。

说到最后,沈为开忽然神色为难,欲言又止。

温幸妤怕他有什么困难,柔声道:“你若是有事,直言即可,我们好歹是幼时玩伴,我能帮会帮的。”

沈为开却摇了摇头,左右看了一圈后,低声道:“你夫君,就是这次秋闱被换卷的解元陆观澜吧?”

温幸妤一愣,没想到是问这个,她点头道:“是他。”

沈为开一听,沉默了好一会,才小心翼翼道:“你小心点,这次秋闱的事,怕是没这么简单。”

“你那夫君…不是普通人。”

“你可不要被他骗了。”

温幸妤自然知道没那么简单,但却不能告诉沈为开。

她不擅长撒谎,轻咳一声避开他饱含善意的目光,含糊道:“他是好人,我心里有数,你不必担心。”

听她这么说,沈为开眸光微闪。

温莺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她活泼好动,喜欢带着他爬树下河,像生机勃勃的野草。

现在……胆怯柔弱,看起来很容易被人欺负。

最开始他以为温莺是富人家的妾,想着顾念幼年情分帮她几分。后来偶然得知她乃陆观澜的妻子,更担心了。

陆观澜身份不简单,或许跟汴京的那几位有牵扯。

他向来谨慎,本不欲多管闲事,但一想起小时候玩闹的画面,就狠不下心。

幼时逢难,颠沛流离,她是他为数不多的鲜活又温暖的记忆。

那些记忆,无数次支撑他坚持下去,一步步挣脱枷锁,爬出牢笼。

为了这一份情义,他专门请她吃饭,出言提醒。

可显然,她并不相信。

思绪万千,他收敛了方才的神色,笑着点头,唇边梨涡若隐若现,俨然一副纯良少年模样。

他看了眼外头的天色,起身关切道:“天色晚了,姐姐我送你回去吧,不然你夫君会生气。”

温幸妤正有此意,起身披上斗篷,笑道:“不必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

沈为开道:“这怎么行,雪这么大,我如何能放心姐姐自己回家?”

见温幸妤还想拒绝,他直直盯着女人白皙清秀的脸,语调失落:

“还是说,姐姐怕我意图不轨?”

温幸妤被这话吓了一跳,又见面前少年眸光沮丧,霎时心软。

她赶忙道:“怎么会!我当你是弟弟。”

沈为开眨了眨眼,笑道:“既然是弟弟,姐姐就别推拒了。”

温幸妤耐不住他一口一个姐姐,想着沈为开比自己小两岁,又是幼年玩伴,和弟弟也没差别。

于是点头道:“那便一起回吧。”

沈为开扬起个笑脸,一张明秀的脸顿时灿若桃花。

两人一同出了酒楼,沈为开撑伞,踏过满街积雪,把温幸妤送到了宅子所在的巷口。

他把伞塞温幸妤手中,笑得狡黠:“姐姐,快回去吧,我就不送你到门口了,怕你夫君误会。”

温幸妤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把伞还回去,沈为开就转身没入风雪。

等跑出去一段距离,少年转回头招手:“改日再会,阿莺姐!”

哪怕隔着稠密的风雪,视线模糊不清,她也感受得到少年灿烂的笑脸。

她不由得也跟着笑了,朝他挥手:“回去吧,路上当心!”

很快,沈为开修长挺拔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巷口。

她撑着伞回到府邸,脚步轻快的穿过垂花门,待到后院后,步履骤顿。

上扬的唇角寸寸落下,瞳孔紧缩。

静月跪在院落中,大雪层层叠叠落在她身上,几乎将她埋成雪人。

温幸妤手中的伞砸在地上,她跌跌撞撞跑过去,拂掉静月身上的雪,把身上的披风解下来裹了上去。

“静月,你怎么样了?”

静月冻得已经没了知觉,她用力睁开结霜的眼睫:“夫…夫人……”

见状,温幸妤恐慌不已,她大声喊道:“来人!快来人!”

安静的院子终于有了动静,几个仆人从前院的倒座房赶来。

温幸妤半抱着静月,红着眼眶吩咐仆人:“帮我把她扶去西厢房。”

“剩下的人去请大夫、煮姜汤。”

“快!”

仆人们这才手忙脚乱动起来。

将静月弄到西厢房后,温幸妤吩咐人将炭盆烧旺,让婢女给她更衣喂热水,自己则去了主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