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他缓慢咀嚼着,突然想起了当初那块桂花糕的味道。

又干又甜,咽下去的时候会噎嗓子。

不知怎么回事,祝无执觉得口中的桂花糕,在口中弥漫出一股涩然滋味,让他的牙齿都变得酸涩难以咀嚼。

当初他没有珍惜那碟桂花糕,一如他后来没有珍惜她赤忱的爱。

他默然搁箸,霍然起身。

祝无执觉得,他得去见她,逃避不是长久之计。

推开殿门,刺骨寒风卷着残雪扑面而来,门外花池积雪成堆,光芒晃眼。

他走下台阶,脚下积雪咯吱作响,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到最后跑了起来。

一心想快点见到她。

他想郑重给她说声对不住,他想好好表明心迹,求得她的原谅。

王怀吉和其他宫人在后边追着,气喘吁吁。

到了仁明殿,有宫人正在扫积雪,见到祝无执,立马放下扫帚跪下行礼。

他随意挥了挥手,一面阔步往檐下走,一面询问:“妤娘如何了?用过膳了吗?”

宫人低垂着头,恭敬道:“回陛下,娘娘胃口不大好,半个时辰前用了些清粥小菜,方才说要午歇,让奴才们不要打扰。”

祝无执嗯了一声,轻轻推殿门。

随着门扇缓缓分开,光线一点点扩大,直到将整个屋子照亮。

待他望进去,仅仅一眼,浑身血液骤然凝固。

一双青色的绣鞋逆着光,在空中荡啊荡,荡啊荡。鞋上的珠子折射日光,刺得他双目剧痛,恍惚间,青色的绣鞋变成了红色,视线缓缓上移,温幸妤的脸和母亲的脸,在冷光中交错重叠。

旧日噩梦重现,祝无执眼前骤然昏黑。

“妤娘!”

他跌跌撞撞进去,被门槛绊倒,撞倒了高几上的花瓶,掌心按在碎裂的瓷片上,却毫无知觉,即刻爬起来到温幸妤跟前,环抱住她悬着的身体,向上托举,把她从白绫中救下来。

祝无执将她紧紧抱在怀中,跪坐在冰冷的地上。她躺在他怀里,脖颈上赫然是一道青紫痕迹。

“陛下!”

王怀吉刚带着随侍赶到,就看到了这一幕,他瞪大了眼睛,旋即反应过来,急声催促身后怔住的宫人:

“快快快,快去请太医,全请来,快点!”

宫人们才恍然回神,连滚带爬奔出仁明殿。

祝无执好似没听到,一向沉静的面色彻底崩塌,他惊慌不已,沾血的手指抚着她的脸。

“妤娘,妤娘……你醒醒,你别吓我。”

“你别吓我……”

他声线颤抖哽咽,一面呼唤,一面抖着手指,去探她的鼻息和脉搏。

待感受到微弱的跳动,他僵冷的身躯才恢复一点知觉。

赶忙小心翼翼抱着怀里的人站起来,放回到内室床榻上。

他坐在床边,俯身捂着脸,手指还在微微发颤。

几个太医赶到后,看到温幸妤脖颈上一道勒痕,登时大惊失色,后背出了一层冷汗,慌忙跪在地上诊脉,扒开眼皮看瞳孔。

确定还有得救,几个太医才算松了半口气,擦着额头的冷汗,施针救人。

过了许久,太医才收好银针,躬身回禀:“回陛下,好在发现的及时,娘娘无甚大碍。”

“只是喉骨受了些伤,会影响吞咽和说话,约莫月余才能恢复。”

祝无执看着温幸妤惨白的脸,嗯了一声,“她何时能醒来?”

嗓音沙哑不已。

太医道:“快的话今天晚上,慢的话……可能三四天也说不定。”

祝无执没有看他们,目光紧紧落在她脸上。

“退下罢。”

太医看着他掌心被碎瓷片扎得鲜血淋漓,脸和衣襟上都沾着星点血迹,小心开口:“陛下,您的手……”

祝无执这才垂眼看向自己的手,痛觉姗姗来迟。

他颔首,太医便跪在他脚边,帮他把扎在肉里的碎片夹出来,清理干净后上药包扎。

所有人都退出去后,祝无执怔怔地坐在床边,好似在看床上那人的脸,又好似在看别的什么。

宛若一尊雕塑,一动不动。

傍晚宫人端来了药,祝无执才恍然回神,把温幸妤半抱在怀里,用瓷勺一点点把汤药灌进去。

或许是一心求死,她牙关闭得很紧,药洒出去不少。

祝无执擦净她唇边的药汁,又命宫人煎了一碗,晾好后继续给她喂,直到达到太医说的药量。

夜里下起了雪,温幸妤未醒。

第二日,她依旧未醒。

祝无执一直守着,下巴生了淡青的胡茬,衣袍皱皱巴巴,不修边幅,狼狈至极。

他水米未尽,也没有去上朝。

直到第三日夜,温幸妤睫毛动了动,有了要清醒的迹象。

意识到她即将要醒过来,祝无执却不敢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