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页)
他顿了一顿,终于说出了自己眼下最不爱说的话,“要做好咱们出兵的举动已被夏人侦知的准备。”
“俺省得。”秦良弼挥了一把那只粗壮的大手,只说了这样一句,看着似乎不怎么放在心上,“传令前锋,这就拔营!”
刘钦见他粗疏,皱一皱眉,担忧这样下去要吃大亏。按他原本的设想,他秘密来商丘调兵,夏人或以为他已经走脱,或以为他还藏在睢州城里,总之绝不会想到他竟然去而复返,还带来了秦良弼和他麾下一万人马。
但原本秘密的行动被人探知就不一定了。夏人已有防备,同样的人马过去,虽然能够解围,但相比于奇兵突袭,效果恐怕大打折扣。
这都还算小事,最怕夏人得知以后,沿路设伏,这样非但救不了睢州,还要损兵折将,实在得不偿失。
他忧心忡忡,正要再度出言提醒,但抬眼正瞧见秦良弼看过来的两只似笑非笑的眼睛,忽然转了念头,没有急着说话。
一旁,秦良弼也正等着他开口,然后再好心告诉他,凡是带兵,营里有一两个奸细都是正常,没有才叫奇怪。此地离夏人不远,眼下算上运粮的民兵,又是万人以上的军队调动,他原本就没打算避过夏人耳目。
开战前少个把人,无论是不是去给夏人报信,都不值得他放在心上,刚才只是拿来吓唬刘钦一下而已。他这只沙土窝里初生的兔羔儿,虽然张牙舞爪的,看着厉害,毛毕竟还是嫩了点,看吧,拿手一搓,一身软毛就扑簌簌地往下掉了。
他见刘钦张一张口,好像马上就要说话,心里一喜,暗道:来了!谁知随后刘钦就转开了眼,没了交谈的意思。他又等片刻,不禁好生失望,但整军之际,这等小事终究不多时就给抛在脑后。
先锋骑兵在前,秦良弼与刘钦居于中军,分几路往睢州去,因为步骑混杂,预计又要数日才能到。算上刘钦来程和在营里等待的日子,已有十多天了,睢州此时情形究竟如何,不能不让人十分挂念。
但多思无用,刘钦反而转念想到另一件事,打马凑近秦良弼,对他道:“听闻将军先前救援同僚,反被降旨严责,实在没有道理。”
他知道秦良弼不读书、也不怎么识字,说话就不像对别人时那样文绉绉的,“其实战场上的事,一天就可能数变,要是事事都要等收到号令再行动,那恐怕无论到哪都是被牵鼻子,还谈什么打败敌人?”
“至于救援同僚,是胜是败,也不是出兵前就能预料的。假如因为担忧败军,就始终按兵不动,坐观成败,那恐怕少有几个任事之人,也都要落到刘大同一般下场。将军放心,等以后回到建康,我定向父皇奏明此事,还将军所夺前官,不使天下忠勇之人寒心。”
秦良弼听到后来,才明白小太子是在安慰自己,细细一品,对他这次出兵也不乏赞许吹捧之意,再仔细咂摸两口,好像还有那么几分是在拍自己的马屁,不知道是不是他听错。
他原本当然有气,而且气还很大,但听了刘钦这么几句,也不知道怎么,心气忽然顺了,更又通体舒畅,哈哈一笑,慷慨道:“那也不必,不过就是降了两等,俺在军旅之间,用不多时就能给赚回来!不过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俺也没那么小心眼,天天计较这个。太子今天这么说,俺心里也舒坦啦。”
刘钦心道:你说不计较,可我来之前,也没见你发出一兵一卒。再说要是真不计较,哪有什么“舒坦”可言。当下也不揭破,又问:“将军以为,这战能胜么?”
“要是不能取胜,岂不是劳烦殿下白跑一趟?殿下早去找别人了,哪会想到俺老秦,哈哈!”秦良弼心情正好,自己给自己说得得意起来,随后话锋一转,“只是俺有一点不明——殿下做什么一定要救睢州?”
“按说殿下来了俺营里,就算安全了,给夏人十个胆子,他们也不可能再动心思,你反而还要回师去救,不怕折在那儿么?万一到了以后,夏人正挖了个坑专等着你,那样咋办?”
他这话笑着问出,看着好像闲谈一样,但刘钦闻言,当即正了面色,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睢州既是我雍国领土,就不能拱手让与夏人,但凡有一点法子,就要把它守住。更不必提里面还有数万户百姓,我一走了之容易,但城破之后,他们便是亡国之民,生死由人了。但凡有一点法子,也要把他们保下,即便睢州最后到底守不住,也要在那之前把他们迁往南方,让他们有个安身之地。这是其一。”
秦良弼偏过那只大大的方头,朝他看过来,蓬草重重的胡须下面,两片合上的嘴唇也没了笑意,一声不吭等着他后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