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在刘钦还在做着一应出征准备、大军还没发出的时候,在四川的徐熙被急流轻舟送回了京城。

因为事情太多,刘钦一开始倒没急着见他,徐熙是和他一样有上一世的记忆也好,是判断精准、心思敏锐也罢,都不是当务之急。

但后来更多消息传来,有人密报给他,说徐熙在四川时,建议刘缵收服陆宁远不成,建议杀他又不成,听说最后陆宁远还是领兵出征了,曾叹气道:“狮子搏兔尚用全力,何况这是两虎相争,你死我活?”后来听说他在平叛时的表现,更是常常摇头叹气。等平定翟广回来,陆宁远下狱,又被刘钦救出,徐熙大概是已经感受到败相,便几乎什么主意也没再出了。

刘钦听说之后,不由在心里暗叹:好一个聪明人!旋即又想:这样聪明的人,要是不用,未免可惜,看徐熙不像是个迂阔的,未必不能为我所用。便即刻让人传见。

徐熙在建康有个宅子,不是朝廷的官邸,是他拿自家的钱购置的,因此没有随着他被贬官而被收回,他回京之后,便舒舒服服住进家里,因为摸不清刘钦急召他回来,是要杀他还是用他,索性不去忧心,回家之后,行李有下人收拾,他自己沐浴一番,出来侍弄了一下花草,悠闲自在之间,就听说刘钦传他入宫。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拾掇了一番衣服,没有多想就入宫了。

来的路上他就已经料到,会有人把他曾向刘缵建言杀人灭口的事密报给新皇,但以他对刘钦近来行事的判断,刘钦未必杀他,起码近来不会,他也没必要担惊受怕,庸人自扰。

他随宫人入宫,到平台等待,在等候皇帝驾临的功夫,甚至还有心思打量了一下殿内陈设,暗想不愧是在宫里,烛台上的漆金连一角都不曾缺,可见宫人打扫十分小心,而且定然时常检查,一有缺损便立即更换。

正神游天外之时,冷不丁背后响起一声“徐尚书”,不知是在叫谁,他心里奇怪,回头看去,正瞧见刘钦。

刘钦一身常服,但比上次见他时愈加威容严厉,莫可逼视,徐熙先是一愣,随后连忙伏地叩首。

刘钦受了他礼,等他起身后才抬了抬手,心里已经有了底。在徐熙回头时,他仔细打量了他的神情,看徐熙在那一刻的反应,可知与他和陆宁远不同,不像有之前的记忆。

但还需要拿言语试一试他。刘钦当先坐下,然后让人给他赐座,等徐熙逊谢一番坐下之后,状似不经意地道:“我与徐大人的缘分很深呐。”

这话要是常人说来,大概可以当做是调笑,徐熙常去勾栏瓦舍,类似的话似乎也说过几次,但由刘钦说来,那便要命了。徐熙虽然认定刘钦一时半会儿不会杀自己,但这位可是个当众拿一把剑把邹元瀚给剁了的主,他也不敢托大,小心应对道:“吠主之犬,何敢言此?臣实在惶恐。”

刘钦不由莞尔。他这话说来,只用了短短四字,便既说明自己曾经对刘钦的构害是出自各为其主的一片忠诚,也承认自己是忠错了人,应对不可谓不妙。加上他生得姿容俊逸,虽然没带刻意谄媚之色,但面上微露一点讨好笑意,愈发显得光彩照人,倒是占足了皮囊的便宜。

刘钦贬他去四川待了很久,对他不长眼地轻薄自己那次已经并不如何记恨,更何况他现在已经除掉刘缵,同徐熙再见,他已是一副胜利者之态,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上,徐熙的的服软讨好恰到好处,他也就暂时搁下了杀心,嘴上却仍道:“近来听说了徐大人的一些筹画,当真计虑深远,也有先见之明。”

徐熙背上汗毛直竖,不假思索地道:“陛下抬举臣了!臣只不过有些小聪明,既无识人之术,又无见事之明,不识大势,些许上不得台面的建言,何堪污及圣聪?”

刘钦不理会这马屁,又问:“你事先就了解我和陆靖方么?”

徐熙一怔。他先前以为,刘钦在意的是自己曾经建议刘缵杀他,怕刘缵下不定决心,还曾越过他,自作主张地动手过。但听刘钦问过几句,似乎他真正在意的并不是自己曾经的杀心,而是自己想要杀他的原因。

他不知道刘钦问这个是做什么,但本能地感到,刘钦如何对待自己,便取决于自己的回答,这次想了一想,才回答道:“臣愚钝,之前对陛下并不了解,知道陛下是圣驾在江北的时候……”

他一面说,一面觑着刘钦脸色。刘钦看见他的神情,抬抬下巴示意道:“你尽管说,今天不论你说什么,我都恕你无罪。”

“是。”徐熙应道,“陛下知臣一贯常于多方探听消息……”刘钦心道:这点我倒还真不知。“因此陛下重归故土之后,臣对陛下一应举措,都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