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刘钦接到商丘已经重入版图的捷报,是在转天晚上。

他本来洗漱过准备睡下,如往常一样,在寝殿墙上的地图前驻足片刻,设想着东西两条战线能推到何处,却忽然有消息从江北来。

像这样的战报,他每天都要收到数封,有告捷的,也有作战不力的败报,还有只是单纯传递军情的。听见这么晚还有消息进宫,刘钦不由愣了一愣,定定神才问:“从什么地方来?”

“从陆帅处来。”

刘钦忽然有了几分放心,微微绷起的脊背放松下来,没让人念,自己接过来拿在手上,吸一口气,把信展开了。

赵不语拢着手站在旁边,抬起眼睛偷瞄着他的脸色,简直气也不敢喘。

这些天来,刘钦的脸色就是前线战事的晴雨表。

年轻的天子喜怒并不总是能形于颜色,若是常人看来,大概觉着他收到每一封战报后都没什么反应。

但他在刘钦身边久了,对他可说是观察入微,见他展信后眉梢微微一跳,便知道是有大事,跳过之后,如果微微扬起,那来的就是捷报;如果眉头压下去,下边的嘴巴也跟着微微一抿,那便是交战不利,接下来的一天都需得小心行事。

自从战事一起,天子就好像张满的弓、绷紧的弦,赵不语因为在他身边,知道的自然比别人清楚。

刘钦吃饭时,听见外面隐隐有加快了的脚步声,都会下意识停下筷子,侧耳听上一阵,如果过一阵没人进来,他很快便会恢复如常,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用饭。

旁人看来,他不过就是顿了一顿,赵不语却知道,他是在等前线的战报。要是真有信使来,他就会把饭吐在一边,马上拆看。

赵不语将此事和德叔说过,德叔便召集所有宫人,要他们无事不许走得太急。之后再有这种情况,往往便真是有重要消息从宫外来,刘钦无论在做什么,都会马上停下来查看。

像这样细枝末节的事还有许多,但德叔与他们能为刘钦做的毕竟有限,只有暗自期盼着来的都是好消息,期盼着这场战事能尽快有个结果——虽说收复江北是没人敢想的事,这场仗将以什么方式结束,以赵不语的脑子,丁点也想不出来。

现在,他看着刘钦眉梢微微一跳,心不由悬得更高,紧紧屏住呼吸,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旁边偷瞄,下一刻刘钦却猛地将信在手上一拍,大声道:“竟然……竟然……”

他这反应超乎寻常,忽然的两声更是惊得赵不语轻轻打个哆嗦,但马上他就放下心来,浑身绷紧的皮肉都松开了。刘钦脸上竟是不加遮掩的喜色,即便是只有一两个心腹内宦在场时,这副模样也十分罕见。

“去!去把薛容与,徐熙,周章,还有崔孝先,把他们都叫起来!叫他们起来!告诉他们,商丘收复了!竟然这么快!竟然这么快……怎么这么快……”

“是。”赵不语应道。他大松一口气,根据刘钦的神色,在脸上也挂起同样的喜色。

其实他并不知道商丘是在哪里,也不知道只是收复此地,刘钦为什么就这样开心,更没劝他说天色已晚,这些大人一定已经熟睡,不如明天一早再告诉他们,只是领命之后就马上去了。

他原本不叫赵不语,名字里的“不语”二字是刘钦赐他的,就是因为他什么也不多说、什么也不多问。

在他之前,刘钦最心腹的内宦原本是另一个,但在一年多以前,只是因为说错一句话,便被刘钦从身边逐了出去,虽然仍在宫里当值,却与“心腹”二字再不搭边了。

那是冬狩的时候,陆宁远与秦良弼演练阵型,那人奉旨下看城劳军,说是劳军,其实只是天子赏赐的一碗热粥。他回来向刘钦复命,状似无意道:“陆将军没什么反应,反倒是手下人机灵,知道替他谢恩。”又道:“陛下亲赐御膳,他竟是这般反应,似是……”

没让他说完,刘钦向他瞧去一眼,这段不称之为对话的自言自语便戛然而止了。赵不语不知道是不是最后那句葬送了他的同僚,只知道他从此之后便从宫里人人暗羡的大珰变作了个人人可欺的杂役,前车之鉴在此,本就沉默的他就更不敢轻易开口了。

没想到他不爱说话,反而得了刘钦青眼,一年多时间里,就这么一步步到了天子近前。

赐名给他时,刘钦曾似笑非笑地对他讲:“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对这话中之意,赵不语不能尽知,从此之后只是愈加小心,在宫里多看、多做、少说话,如履薄冰,到现在毕竟无事。

等赵不语领命躬身退出,刘钦让人重新掌起灯来,将整座寝殿照彻。

他走到地图前,拿朱笔先在商丘画了一个圈,又圈住颍川,最后顿笔在新蔡,沉思片刻,在上面轻轻画下一道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