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第2/2页)
原来郭介被俘虏后,以为凭借着之前立下的功劳——虽说都是雍人用大价钱朝他买的——雍人就是不重用他,也不会吝于放他一条生路,却没想到过了几天,终于等到人来救他,结果却不是放他、用他,那李椹居然要把他送回狄庆那里!以狄庆的性格,再见到他岂会饶他?
他几次相求,想让李椹放他一马,还提出愿意派人回夏国取回家产奉上,李椹都不为所动,一定要放他回去,还承诺他说已经买通了狄庆身边的某人,此一去一定不会害他性命。
郭介明知他是灌迷魂汤,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无他法,在被押送回夏营的路上,自知必死,心中怨恨已极:这些雍人为了让他做事,连他性命都不顾惜,就是给他再开出十倍百倍的价码,难道他还能给他们卖命不成?
到了夏营里面,狄庆果然想都不想就要杀他,郭介却高声一喝,让狄庆先留他一条性命。当下他也不犹豫,将李椹要他说的话都说了,还说了前因后果,当然隐去了自己从前收受贿赂帮雍人传递情报的事,只说李椹他们故意放他回来是要他在狄庆身边做个奸细,是要用自己说的这些话故意误导他。
那么李椹要他说的什么?就是陆宁远正准备追击现在正往山东去的曾图。
开封在亳州以西,夏县在亳州以东,按陆宁远的调兵方向,去追击曾图,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更何况往夏县去,救援开封乃是南辕北辙,更加不合常理。这样看,陆宁远的兵马调动,就是要追击曾图没错。
狄庆想明白了这点,就有一点想不明白了:既然如此,雍人为什么还不惜放回被他们目为“汉奸”、按说该痛恨不已的郭介,特意用他的言辞坐实他的判断?
那只有一个可能——他们的真实目的根本不是曾图。
对陆宁远,狄庆已经十分熟悉了,就是时至今日,他脸上的伤口也仍在作痛不止。像这样声东击西的计策,陆宁远用过不止一次,他能上当一回,不可能跌进同一个坑里。
战场上信息杂乱,有时许多情报都指向不同的方向,主帅要做的就是从中拨拉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再以此定策。狄庆冷冰冰地看着郭介,像看一个死人,心里却琢磨着他。
对这人他已经不打算留了,但他说的话不像假的,狄庆翻来覆去地在心里掂掇,想要从里面扒出陆宁远的真正意图。
郭介说出这些,未必是对他忠诚,就是当真忠诚也没用了——他落入雍军后没有马上自裁,那今日回来就是说得再多也不能活。他多半是向雍人乞命不得,才回来和盘托出,脸上那股恨之入骨的神情不似作伪。
雍人如果是假装守备不足,把他放脱了,那从他嘴里说出的话狄庆一个字都不会相信,可他是被作为俘虏堂堂正正放回来的,那便不一样了。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只要与陆宁远有关,那恐怕所有的一切就都要反着来看。
很明显,陆宁远是在有意误导他,狄庆便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即刻令曾图回军,自己则亲率骑兵北上支援,合力一击。
他也怀疑过,陆宁远如何有胆量追击曾图,他这样做的胜算何在。他凭什么能以为从后面追击曾图能讨得便宜?他是否以为,自己绝不会认为他追击曾图有什么胜算,因此也不会理会他的这一调动,然后他好实现自己真正的打算?
他是否像前面几次交战时那样,已经定下了一个阴损计谋,在暗中窥伺着、等待着、算计着,然后趁他大军迟滞,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将曾图这一军直接吃掉,然后回身再同他争夺豫北?
无论他正想着什么,这一次狄庆绝不会再让他如愿。陆宁远是人,他也是人,陆宁远会算计,他长脑袋也不是为了显个,之前他被戏弄过那么多回,也该是找回来的时候了。这一次他深思熟虑,不会再中什么诡计。
他已经探听清楚了,陆宁远为了行动便捷,只带了万余人,是一如既往地兵行险着。那这一次,就让他险一个马失前蹄、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