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刘钦不能在宁武久留,启程回开封的时候,陆宁远刚刚可以被人扶起自己靠坐在床头。

临走之前,刘钦把随身带来的半截披风拿出来,问他:“这半我带回去,还是放在你这儿?”

想到自己那份“遗表”,陆宁远有些不好意思,也不敢看那披风,忙道:“你带回去吧。晚点……咱们再见的时候,我请大龙补起来。”

刘钦嘴角动动,想这披风被割断得这么彻底,对此提议不置可否。

陆宁远目露期待,刘钦走上前去,弯腰同他吻了片刻,算作告别。分开的时候陆宁远在他耳边道:“等下次见面,我就能……那样抱你了。”

“嗯,”刘钦笑着应了,“那你得好好养病了,我等你。”

陆宁远蓦地又头晕起来,等回过神的时候,刘钦已经走了,把自己的玉佩留在了他手边上。

陆宁远忙把它拿起来。算上之前的那块,这是刘钦第二次把自己的佩玉给他,上一块被他不小心弄丢了,惹得刘钦颇为不满,这块该放在哪里为上……

刘钦从开封出发,赶路甚急,回去的一路倒倒悠闲多了,因为没有太多随从,也不打旗号,反而能多去各地转转,体察风土人情。

往开封去的一路上,许多地方在早年朝廷刚刚南渡、与大军失散的时候他其实曾经到过,只不过那时他混在流民当中,后有虎狼之兵,日鲜一餐之饱,朝夕不测,每日睁开眼睛就是逃命,岂有心思体会别的?

这次有兵马扈从,才能静心转转,想自己日后回京,像这样外出的机会太少,于是更加着意放慢了步子,一连走了多日,却连山西都还没出去。

却没想到泽州、平阳一带新近收复,此前一直为夏人所占,久不归王化,而且赋繁役重,以至匪患横行,车驾到了泽州阳城,居然遭遇山匪。

幸而他所带人马虽然不多,却都是精兵,一番交战之后,总算有惊无险。

山匪见他们是硬骨头,不敢强啃,落荒而逃,朱孝担心分兵之后有何不测,也没有敢追,最后倒是相安无事。

但出了这事,刘钦也不敢托大,当即进入宁山卫所,一面勒令当地官员保密,一面检阅了此地府兵。看过之后,也不犹豫,驻跸于此,给陆宁远去了封信。

要不是坠崖之故,这会儿应当是陆宁远亲自率军护送他。

陆宁远在江北数省,可说是草木知威,哪会有山匪看见他的旗号还往上撞的?又或者没有这场意外,刘钦压根不会无缘无故大老远跑到泽州来,也就打从一开始就不会遇见这事。

总而言之,既然遇到,总归是错在陆宁远。

刘钦心眼既不算大,也不算好,想自己当初赶路时心急如焚,在给陆宁远的信中,便极述自己遇袭之事,还把当日交战之险写成了十倍,要他从速调一队精兵南下护卫。

临行时陆宁远曾说要派人随军护送,却被刘钦以不欲阵仗太大为由拒绝了,现在他又写信调兵,到底还是殊途同归。

他想,陆宁远拆开信后,心里一急,说不定都能自己坐起来了。过几天听韩玉的消息,果然如此,但陆宁远坐起之后,又马上栽倒在旁边,还差点从床上跌下,折腾得胸腹间的伤口都撕裂了。

刘钦赶紧又新写了一封信安抚他,说自己已经平安无事地到了城里,调兵是要顺手剿匪。

过了没几日,张大龙杀气腾腾地来了。

宁山卫当日是不战而降,见夏人大旗一倒,火速反正,此处原本又身处夏国腹地,因此这几年来都只是象征性地募了募兵,本府士兵大多都没怎么同人亲身交战过。

阅兵时见了天子脸色,一应官员就心知不好,见天子从别处调兵过来,还是威震天下的陆宁远部,更是连声都不敢吭上一句,见到眼前这个煞神般的黑脸大将,人人恨不能把头埋进胸口里面。

张大龙走到刘钦身前,带着一身盔甲噼里啪啦地跪倒了,“陛下给末将十日,一定尽除此地匪患!”

刘钦抬手扶他起来,笑问:“带了多少人来?”

“精甲步骑五千!”

所有人倒抽一口凉气。

张大龙心中有气,领了圣旨当天歇都没歇,大半夜就和斥候一起出去摸情况了。

他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匪寇给他们上了这么一个眼药,在他亲身平定的地方,居然一转头就把天子的车驾劫了,而且还让病榻上的陆宁远躺不安生,差点吓个半死,情急之下还说出了要人拿东西抬着他去指挥平叛的昏话。

呸!凭他们几个小蟊贼,也配叫“叛”?翟广都还老老实实窝着呢!要是不把他们毛给拔了,他张大龙以后名字倒过来写!

他怀着一腔怒气,十日之间,把整个泽州几乎一扫而空,最后也没分清到底是哪队山匪劫的刘钦,总之不管是山里、谷里、泊里的,全都被他一锅端了,连寨里养的鸡都给宰了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