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寻人启事 叶薇决定将三家分店的开业时……(第3/5页)
发达以后,他们想起往事心中十分感激,所以决定拿出部分资金,回馈曾经卖过认购证给他们的客户。
即,去年卖给认购证给他们的人如有意向,可以携带身份资料,前往沪东XX路XX小区售楼部申请贷款买房,他们曾经卖出的认购证,可以按照每份五千的价格抵扣首付款。
落款,沪市明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所以说,这既是一则寻人启事,也是一则广告宣传。
甚至,宣传的含量更高,所以这则寻人启事被印在广告版面,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这一期的《沪市晚报》上市后,这则寻人启事也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度。
有人认为低价收认购证这件事做得挺不地道,这两个姓杨姓王的人倒是发了财,但那些低价卖他们认购证的人就惨了。
本来干了这种亏心事应该低调点,他们倒好,被他们坑了的人没有找他们算账,他们倒是上报纸寻人了。
寻人启事上说得好听,是想回馈曾经卖过认购证给他们客户,可你要是真想回馈对方,直接给现金多好,非要拐弯抹角搞什么抵扣首付款。
这不就是坑了人一次不够,想忽悠这些人买他们手里不好卖的房子,再坑他们一大笔钱吗?
黑心,太黑心了!
但也有人觉得,如果明浩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这两个人,不是真心想要回馈曾经卖认购证给他们的顾客,而只是打着蹭最近认购证热度的主意,想要买房,完全没必要按照每份认购证五千的价格给人抵扣首付款。
虽然有种说法是去年沪市发行的认购证,平均单份获利在五千左右。但实际上,除非特别会炒股,又或者卖认购证刚好卡在了涨价阶段,否则大多数人单份认购证盈利其实不到五千。
如果明浩房地产的人只想要名声,完全可以把抵扣价格定低一点,每份认购证抵扣两千五,甚至再低一点抵扣两千块,大家都不会觉得少。
抵扣五千,相当于认购证在他们手里转了一圈,他们一分不赚,又把钱还给卖认购证的那些人了。
甚至可能还要倒贴钱。
就算是亲生的兄弟姐妹,也做不到这程度啊!
什么?你说抵扣首付款和现金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现在沪市房价连年上涨,实在没钱,借钱把房子买到手,再转手卖出去,抵扣首付款不就能变成现金了?
说不定还能额外赚一笔房价上涨的钱。
何况去年守在各国营厂门口低价收购认购证的,不止明浩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这两个人,如果他们不是真心回馈客户,完全可以像其他投机者一样,赚到钱直接销声匿迹,这样一分钱不用出就算了,还不用挨骂,岂不更好?
人能站出来,还愿意给赔偿,知足吧!
因为持有两种意见的人,谁都难以说服对方,所以才一个晚上,这件事的讨论度就爆了。
……
叶薇是隔天吃早饭的时候,听旁边桌有人议论,才知道的这件事。
只是隔壁桌的人说得语焉不详,内容还有些颠三倒四,她越听越迷糊,只隐约听出和最新一期的《沪市晚报》有关。
于是吃完生煎包,出去后叶薇到对面报亭买了份昨天的《沪市晚报》,但直到她走到车前,也没有翻到相关内容。
虽然她现在已经很适应开车,同样的路,刚拿到车时她至少要开五四五十分钟,现在三十多分钟就能到。
但省出来的时间被她用来睡懒觉了,所以翻到两页没有看到想知道的信息,她就把报纸放到了一边。
直到轿车驶入校门口的停车位,叶薇才挎上背包,再拿上新买的报纸,边翻阅边往教室去。
直到走进教室,叶薇才终于找到想看的信息。
她是真没有想到,这则信息居然会藏在广告版,所以前面每次翻到广告,都是两页一起翻过去的。
她没有继续看报纸,抬头环视教室一圈,走到郭玉兰身边的空位坐下,简单打个招呼,才打开报纸看起来。
郭玉兰没见叶薇带报纸来过学校,看到疑惑地瞟了眼,见到顶角的报纸名字,她惊讶问:“这是《沪市晚报》?你听说……哦你正在看啊。”
叶薇分神问:“你也知道这件事?”
“当然知道,昨天晚上我们厂就传遍了,”郭玉兰一脸遗憾道,“可惜我们厂效益好,去年没有用认购证抵奖金。”
要是其他场合,郭玉兰说出这话肯定会被翻白眼。
厂子效益好还不好啊?
但话题扯上认购证,她这么说就很正常了。
钢厂效益再好,职工工资也不过三五百,上一年半挣的也不一定有一张认购证的收益高。
不过这会,认购证也不算是话题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