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游戏火了 这时候,游戏光盘的销售渠道……
这时候, 游戏光盘的销售渠道有很多,大多数电脑城都有专门软件柜台或店铺,沪市还有连锁的软件专卖店。
像这样专门的店铺,光盘种类会比较多, 游戏也很齐全, 市面上火的游戏, 基本都能在这里买到。
另外就是音像店, 和百货商场的玩具柜台,也会有少量游戏光盘售卖。
除了上面这些以正版为主的正式渠道,还有一些非正式渠道可以买到游戏光盘, 比如路边摊, 这种卖的基本都是盗版光盘。
叶薇自己是做生意的,名下的宝贝星球, 这几年也一直受盗版所扰, 自然不会去买盗版光盘,去的一般是专卖店。
但《西行记》是新游戏,陈霁云人脉也不够。
也许不是人脉不够, 和游戏一样,办公软件也需要用光盘下载,陈霁云以前做过办公软件,肯定认识不少代理。
只是从做办公软件到做游戏的跨度太大,《西行记》又是他公司做出来的第一个游戏,销量好坏未知, 所以愿意承接这款游戏代理的老板不多。
报纸上罗列的有正版销售的专卖店,并没有叶薇常去的那家,所以她绕了点路,去了两条街外的另一家专卖店。
跟她常去的那家专卖店比起来, 这家规模小很多,而且主要销售的是影碟磁带,只有一个小招牌上面写了有各类软件光盘出售。
进去以后,对门几个货架上摆放着的果然是各种碟片磁带,软件光盘的货架被摆在了最里面。
货架上倒是没有落灰,光盘看着也都是正版,就是游戏不多,只有几款热门的。
《西行记》作为一款刚上市,且没什么宣传的游戏,光盘自然被摆在了最下面。数量也不多,只有十套。
而且看货架留出的空间,叶薇怀疑上市第一天,这款游戏光盘一套都没有卖出去。因为上面货架都有空缺,可见老板补货没有那么及时。
拿着光盘去结账,叶薇旁敲侧击了一番。
通常情况下,不管东西卖得好不好,当老板的都会说卖得好,因为有时候顾客可能有意向,一听老板说不好,就改变主意不买了。
但这专卖店的老板也不知道是不看好这款游戏的未来,还是对游戏开发商有意见,不仅说了实话,还抱怨道:“其他公司有软件上市,别的不说,总要在报纸上打几天广告吧?就这款游戏,上市了开发商什么宣传都没有,要不是他们愿意代销,我才不让这款游戏光盘上货架。”
代销说白了,就是陈霁云公司供货,专卖店老板卖出去后再结钱。
这样的好处是销售方只需要出货架,而不用承担货卖不出的风险,或者不需要压钱。所以这样的合作模式,通常意味着销售方更强势。
叶薇抬头瞥一眼柜台旁边,被其他软件广告挡住的《西行记》的广告牌,想这款游戏想打开销路估计不容易。
……
到家吃完晚饭,叶薇直接钻进了书房,拆开包装,拿出光盘放到主机读取。
光盘套装看着挺大,但里面东西不多,只有一张CD光盘,一份说明书,一张回函卡,以及一张海报。
说明书很厚,有七十多页,印刷也不错,可以看出花了钱。
而它的套装价格,在今年上市的游戏中不算贵,整套定价是六十八元。
但如果和平均工资比,这价格又不算便宜。
上一年,沪市的平均工资是八百八十九,随着物价上涨,今年工资有所上调,但大多数人的工资仍在七八百上下浮动。
和大多数人的工资比起来,六十八不算多,只占工资的不到十分之一。拿这笔钱买件冬装,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贵。
但游戏光盘买回家,既不能吃喝,又不能取暖,就算是喜欢玩游戏的人,也不一定能舍得。
何况如果是买盗版,六十八能买好几款游戏了。
价格,可能也是《西行记》的游戏光盘在货架摆了一天,却无人问津的原因。
光盘内容读取完成,叶薇操作着进入游戏。
游戏一开始,就是一段背景描述,虽然《西行记》是以《西游记》为背景制作的,但故事主角并非师徒四人,而是百年后的一名普通少年。
而在游戏中,师徒四人取到真经后并没有飞升成佛,故事在他们取到真经的那一刻,便直接戛然而止。
少年从小听着《西游记》长大,但每次听到结局,都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可不是这样,又该怎么样,他说不出来。
直到某一天,他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怪事。
后来更是有妖怪将他掳走,说他是唐僧转世,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
起初他不相信,觉得他不可能是唐僧,但短短几天时间,他就经历了几波妖怪争抢,直到被显灵的观影菩萨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