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游戏火了 这时候,游戏光盘的销售渠道……(第2/4页)

他问菩萨,他到底是不是唐僧?

菩萨说是。

他又问菩萨,他可不可以只当普通人。

菩萨说不能。

但菩萨又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如果他能找到三个徒弟和白龙马,重走取经路,取到真经,可以选择成为普通人。

他说如果重走取经路成功,那他还是他吗?

他不知道答案,但为了活下去,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经过菩萨指点,他修习了法术,然后循着妖怪给的线索去寻找徒弟和白龙马。

总结来说,游戏虽然叫《西行记》,但在叶薇买到的这一套光盘中,主角却没有踏上去西天取经的道路,而一直在寻找徒弟。

师徒四人集合完成,游戏就大结局了。

但叶薇不认为这是的偏题,或者故意诈骗,她认为陈霁云可能有很大的野心,想继续做《西行记2》。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开发者反复提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取到真经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师徒四人没有飞升成佛,而是投胎转世了。

但直到游戏结局,开发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反而再次将问题拎了出来,让玩游戏的人耐心等待。

因为游戏容量比较大,叶薇又比较忙,所以她玩了将近一周时间才通关。

但玩游戏的第一天,叶薇就确信它能火。

这份确信,并非源于弹幕预支,而是她在通关过程中的个人感受。

首先游戏画风很不错,风景很有中式山水画的写意,场景也挺逼真,人物画风也好看,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女性受众;

其次剧情很紧凑,战斗技能也很丰富,打斗很燃,能让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最后,《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国民度一直都很高,由它改编的电视剧播出至今已有十年,依然在不断重播,而且收视率都很不错。

虽然《西行记》挺颠覆,原著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学会了法术,打妖怪如切菜,八戒和沙僧还有了感情线,猴哥变化倒是不大,只是性格冷了些,依然战斗力爆表。

但前两年上映的《大话西游》更颠覆。

而《大话西游》刚上映时,票房表现虽然一般,去年在内地小规模反应后,口碑更是不怎么样。

但今年,《大话西游》突然在高校火了,而且很多看完电影的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随着分析影评越来越多,这部电影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连叶薇,也在不久前买了影碟。

而在看完电影之后,叶薇认为故事虽然有些颠覆,但核心立意其实没有脱离原著,而这样的颠覆,刚好成就了电影的经典。

叶薇认为,《西行记》这个游戏也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叶薇觉得,这个游戏上市的时间实在是太好了,早两年,游戏都可能因为颠覆原著背景而口碑遇冷。

但它刚好是在电影口碑反转的今年上市,同样以《西游记》为背景,同样颠覆原著,它有很大概率蹭到电影的热度。

正好,游戏也是学生群体玩得多,两者受众有些重合。

天时地利人和,这款游戏不火,简直天理难容。

事实也的确如此,叶薇刚通关,这款游戏就有了火的趋势。

虽然陈霁云愿意以代销的方式和专卖店合作,也愿意让利,但这些条件能打动人的前提是,他的游戏能卖出去。

可他的公司刚转做游戏,没有名气,他又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没钱宣传,正版的游戏光盘套装价格还不便宜,怎么都不像是好卖的样子。

那些专卖店老板开店是为了赚钱,当然不可能做慈善,店铺规模大的,很多都直接拒绝了陈霁云。

少数愿意合作的,也大多不会将这款游戏的光盘摆到显眼的位置,更不用说重点跟人推销。

所以游戏上市前三天,销量非常惨淡,只卖出了不到三十套。

平均下来,一天只卖出十套,而沪市和他合作的专卖店和音像店,多的不说,十来家是有的。

也就是说,他的那些合作方,很多一天都卖不出去一套游戏光盘。

而更糟糕的是,那些原本松口同意和陈霁云合作的人,在看到光盘销量如此惨淡后,开始接连给他打电话,让他把光盘拿回去。

挂掉那些电话,陈霁云不由怀疑,他做出的游戏到底有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好?如果有,它为什么会卖不出去呢?

如果没有,他是否要听吴总的,放弃游戏。回去做办公软件。

虽然他写出来的办公软件也没有哪一个爆火,但再差,三个月也能卖出几千套。他做游戏的钱,大头都是之前做办公软件攒的。

就在陈霁云犹豫纠结时,他接到了吴总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