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2页)
今日的宴席以进士们为主,再加上文官们的夸赞点评,文绉绉的,雍王、邓冲这俩糙将自知文采有限,只管互相敬着酒喝。小公主这瞧瞧那看看,忽然对上了严锡正的视线,大概还记着被她询问他身高的旧账,严锡正立即别过脸去,装都不装了。
庆阳很是冤枉,她可没有嘲笑严锡正的意思,问那一句只是想把堂堂左相的身高当自己的目标罢了,因为据庆阳的观察,文官里有很多跟严锡正身高相仿的,甚至还有几个比严锡正矮的,庆阳就很盼着有一日她再去前朝逛的时候,再也不用见到哪个官员都得仰头打量。
吃完席,庆阳回九华宫歇晌了,睡醒一觉,年前就被贵妃召进宫亲自照顾的孟瑶来找她玩了,主要是想听庆阳聊聊新科进士们。
不同于吕温容的柔婉娴静、严真真符合年纪的单纯天真,孟瑶性情直爽爱说爱笑,颇似其母。
庆阳挑了些趣事说,并没有提及探花郎的腿比榜眼的短,免得孟瑶不小心说漏嘴,万一消息传开传到宫外的官员进士们耳中,庆阳可就要成为导致探花郎遭人打趣嘲笑的罪魁祸首了。
脑海里浮现三哥既俊美又淳善的脸,庆阳料想三哥不会把她的话往外传,不过谨慎起见,等会儿她还是去嘱咐三哥一声吧,顺便以此为戒,以后也得管严自己的嘴才行。
“对了,二十那日我准备出宫走走,你也一起?”带着孟瑶去找大嫂的路上,庆阳邀请道。
孟瑶很想去,但她毕竟还在孝期,贵妃怕她闷着常常催她出来找公主玩,出宫玩耍却不合适。
庆阳问完才记起这茬,握住孟瑶的手道:“那我给你带些礼物。”
孟瑶:“不用破费啦,我那什么都不缺。”
转眼就到了三月二十,庆阳跟父皇母妃打过招呼,带着虽然想睡懒觉但确实是心甘情愿陪她出宫的三哥朝宫外走去。
距离宫门还有十几丈远时,秦炳忽然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身宝蓝锦袍,手里提着一只蒙着绸布的笼子,看到弟弟妹妹,他加快了脚步。
庆阳打量那只笼子,狐疑道:“二哥不会又买了一只鹦哥吧?”
秦炳笑:“放心,这只肯定不会叫。”
说着,他掀开绸布,露出笼子里一只掌心大小的褐壳小龟来,小龟脑袋本来露在外面,看到生人,一下子把脑袋缩了回去。
秦仁乐了:“这个好,安静,还不用怎么伺候,孟瑶不喜欢的话,二哥留给我吧。”
秦炳:“……我送母妃的,关她什么事。”
庆阳直接拉走了三哥。
出了宫门,庆阳一眼看到了早已等在此处的张肃,穿着一件蓝灰色的粗布袍子。
上车时,庆阳看看旁边人身上的布料,纳闷道:“怎么穿得这么老气?”
虽然他穿什么都掩饰不了天生的好相貌,但庆阳还是希望张肃更会打扮一些,因为她喜欢看他更英俊的样子。
张肃看着小公主裙摆下的踏脚凳道:“微臣还是习惯以侍卫的身份为两位殿下伴驾。”
庆阳不高兴道:“是吗,那我跟三哥是不是得单独给你今日伴驾的俸禄?”
张肃看向排在后面的三皇子。
秦仁立即朝妹妹堆出一个笑容:“出宫玩,妹妹开心点,别跟他计较。”
庆阳瞪三哥:“是他先故意气我的。”
秦仁马上责怪张肃:“下次我们怎么穿你就怎么穿,不许再扮侍卫。”
张肃恭声道:“是。”
马车出发后,张肃骑马跟在一旁。
春日晴朗,微风清凉,庆阳让三哥挂起两边的车帘,如此她往外一看就是张肃的俊脸。方才的那一点小恼火早就过去了,庆阳招手让张肃跟近点,再调侃这人道:“今年父皇选的探花郎,你见过了吗?”
张肃摇头。
庆阳刚想说“长得没你好看”,忽地记起前两日她才给自己的忠告,便又不说了。
张肃见到的就是小公主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视线还朝他跨于马腹的腿扫来。
张肃及时策马退远一段距离。
秦仁见妹妹一直盯着外面,脑袋凑过来往外瞅:“妹妹看什么呢?”
庆阳心中一动,指着张肃的坐骑道:“我觉得这匹马的腿格外长,胜过别的马。”
她想让张肃知道,百姓们都想一睹风采的探花郎也不如他。
虽然拉开距离却依然能听见两位殿下声音的张肃:“……”
秦仁没有仔细观察过每一匹马的腿,但他相信妹妹的判断,于是点点头,附和道:“是挺长的,一看就跑得快。”
庆阳趁机去看张肃,见他垂着眼故作无事两只耳朵却同时浮上了一抹红,分明是听懂了她究竟在夸谁,庆阳甚是愉悦,再趁三哥发现端倪之前将三哥推回去坐正,免得三哥察觉自家伴读的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