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3页)
永康不愿意相信她年纪轻轻的弟弟竟得了这种不治之症,反复追问御医是否误诊了,或是询问弟弟该如何休养。待御医说出“静心少思”的法子,永康险些苦笑出声。
谁都可以少思,哪有做储君做皇帝的少思的?
不,不对,只要弟弟能撑到登基,她可以替弟弟分忧!
见御医前,永康本想去找雍王骂他一顿的,如今得知弟弟需要静养,永康担心雍王会闹到弟弟那里去,不得不咽下了这口气。回头等弟弟病好了,永康教了弟弟一个法子,以后再有这种他碍于情面不好拒绝的事,就统统推给中书省的两位丞相,犯不着自己为难。
已经吃过一次教训的秦弘自然应下。
然而雍王老实了,秦弘要操心的国事却一桩接着一桩地递到了京城。
七月上旬,京师一带连着下了六七天的雨,京城西有崤山北有邙山,不用担心被黄河水淹,然而横穿京城而过的洛河却涨了水,河水蔓延浅淹了南岸地势较低的几个里坊。这种程度的水灾只是给京城百姓带来了诸多不便,没有田地房屋人命的损失,开封那边的黄河长堤却出现了一处决口。
灾情报到京城,秦弘急火攻心,又病了一场。
严锡正安慰他:“太子不必过于忧虑,这次开封的洪灾只是小灾,决口已经堵住了,百姓撤离的及时只有十几人死伤,地方官员也已组织民力挖渠排水了,兴许还能保住一部分秋收,朝廷只需及时派人赈灾,再免除当地百姓今年的秋税便可。”
那可是黄河,运气好的时候十几年决次堤,运气不好的时候年年都决一回,做皇帝的该集中精力督促官员治河,而不是被黄河决堤吓破胆子,但考虑到太子监国第一次经历这种事,着急上火严锡正都能理解。
秦弘还是不安:“前几年各地都还算风调雨顺,今年自父皇走后,先是凉州闹旱灾,再是黄河决堤,种种天相……”
严锡正脸色一变,打断太子道:“阴晴雷雨自有天时,纵观历朝明君当政之时,天灾人祸也总有发生,殿下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养好身子恢复理政,以免朝堂上因为您的病体人心惶惶。”
秦弘还能如何,只能配合御医的治疗之法。
七月就这么战战兢兢地过去了,入秋后黄河两岸降雨减少,秦弘总不用担心这条大河发脾气了,未料中秋才过,冀州边关突然发来八百里加急战报,称东胡于八月十三夜偷袭围县棋盘岭关隘,守军不敌,致使东胡骑兵屠杀三村百姓,并掳走了三村百姓的秋粮。
收到战报的秦弘直接晕了过去,醒来认出守在旁边的严锡正,秦弘流泪道:“左相,快将战报发给父皇,请父皇回京吧!”
如果父皇在京,东胡或许就不敢发动此次夜袭,冀州那三村的百姓也就不用死了。
严锡正:“战报肯定要发给皇上,只是殿下稍安勿躁,臣敢断定,郭彦卿的捷报最迟两三日也就到了!”
东胡扰边比黄河决口还不新鲜啊,可几位总兵也不是软柿子,从未让东胡毫无代价地离开过。
果然,两日后冀州又送来了一封战报,原来郭彦卿看到狼烟后直接放弃了援助围县,调兵两路去断东胡敌兵的后路了,最终以两千兵力的损失全歼东胡敌兵,不但救回了被掳的女人夺回了被抢的秋粮,还缴获五千多匹战马与胡刀。
这封捷报比御医的汤药还管用,迅速恢复了太子的精神。
.
八月下旬,兴武帝收到太子合起来发给他的两封战报时,帝驾刚离开黔州马上要进益州辖地了,更西南的云州因为才经历过一场伐骠之战,民心正盛,再加上实在偏远,兴武帝此次南巡就不去了,正如当年北巡他也没来得及再跑一趟辽州。
虽然东胡这一趟死伤更多,兴武帝还是为被屠杀的三村百姓愤怒,暗卫报给他的太子种种表现更如火上浇油。
秦炳只知道明面上的东胡侵边,主动请缨道:“父皇,回去就与东胡开战吧,儿臣愿为先锋!”
他已经不是多年前那个不敢杀敌的二皇子了,见过一次血光后,再让他上战场,秦炳有信心一雪前耻。
兴武帝瞪他:“就知道开战,你先给朕算算讨伐东胡的话要动用多少兵力耗费多少军饷粮草!”
秦炳:“算就算!”
他去马车上找纸笔算去了,兴武帝看向还留在身边的小女儿。
庆阳道:“东胡号称有三十万骑兵,大齐远征草原,战兵与后勤兵加起来,需得动用五十万兵力,准备至少四百万石粮草。天下安定才十几年,儿臣以为,父皇可先派边军朝东胡发动几场小规模战事,展示大齐伐敌的决心,待国富民强兵源充足时再大举讨伐东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