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秦弘的废黜在贵妃、丽妃这边也如同晴空霹雳, 事先一点预兆都没有。

得知皇上不但废了太子还要求长子一家即刻搬出皇宫,贵妃先带着丽妃去乾元殿准备为太子求情, 结果在何元敬那吃了一顿闭门羹,称皇上正在休养谁来都不见,急得丽妃这个后宫第一宠妃破天荒地坏了一次规矩,在门口哭着求皇上出来,兴武帝依然不见。

还是贵妃劝好丽妃,二妃再同去重元宫探望昨日的太子今日的安王。

当时秦弘正忙着搬家,向二妃证明请辞是他心甘情愿且梦寐以求的就送走了二妃,也言明出宫时他另有安排,请二妃不必再过来送行。

皇长子脸上由衷的笑容把二妃所有的规劝之言都堵了回去。

丽妃心慌意乱地跟着贵妃往西宫走。

太子、永康姐弟俩受罚的事她是知情的,但也就是从那天开始, 皇上再没有召她去乾元殿过夜了。

皇上都快六十了,这两年在那种事情上本来就不勤,又被一双儿女气病了, 想一个人清清静静地养病乃是人之常情, 丽妃除了惦记皇上的龙体, 并没有胡思乱想什么,哪想到才十日没见皇上,父子俩就合起来放了这么一个震天响的大雷?

太子废了,还有重新立皇长子的可能吗?

如果肯定不会立皇长子了, 那……

丽妃惶恐地看向靠前半步的贵妃姐姐, 天啊,贵妃姐姐不会怀疑她在从中作梗吧,贵妃姐姐是否想让敬王坐上那个位置?

就在此刻,贵妃转身朝她看来,丽妃匆匆垂下长睫回避。

后宫就她们两个妃子, 贵妃还能不了解丽妃?

单看皇上最近都没召过丽妃伴驾,就知道废太子一事与丽妃无关,皇上也不想让丽妃牵涉其中。

至于皇上心目中的新太子人选,更不可能是她那有勇无谋且刚愎自用的炳儿。

贵妃轻轻挽住丽妃的胳膊,带着她往前走:“不必多虑,皇上自有圣断。”

多虑也无用,没人能做得了皇上的主,所以她们安分守己地等着就好。

待到黄昏,重元宫属于安王一家的东西全部被送去了那座刚刚摘下“庆阳公主府”匾额还没准备好新匾的气派府邸。

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兴武帝对两位公主与两位王爷一视同仁,赏赐的府邸、定下的爵禄都是一样的,再加上小公主最为受宠,那么即便小公主府从外面看起来与大公主、两位王爷的府邸一样大,百姓们也会暗暗揣测兴武帝从别的地方给小公主贴补了银子,建府所用木料、石料、漆料包括各种器物、园中景致肯定都是四座府邸里面最好的。

真相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员百姓们或许会吃惊皇上真废了太子,却绝不会认为皇上把小公主的府邸赐给安王是委屈了安王,即便是重新修一座安王府,新的安王府也绝不会比小公主的这座好。

百姓们只管围在安王府外看热闹,乾元殿,兴武帝在床上躺了大半日,睁着眼睛时脑袋里全是事,累到撑不住的时候就睡,睡睡醒醒的,再一次睁开眼睛,发现帐内一片漆黑,外面点了两盏勉强能照亮屋中陈设的灯。

兴武帝坐了起来。

一直守在屏风后的何元敬立即躬着腰赶了过来。

兴武帝揉揉额头,问:“什么时辰了?”

何元敬:“差两刻钟戌时。”

兴武帝:“都搬完了?”

何元敬声音微低:“是。”

兴武帝沉默片刻,吩咐道:“差人再去检查一遍,若有落下的都给送过去,没有就给大门上锁吧。”

何元敬便明白,安王一家是再也不会搬回来了。

何元敬退下后,兴武帝重新躺了下去,眼前再次浮现儿子从早上请辞到领旨谢恩间的一幕幕。

怕他怕了二十多年的儿子,一心为他分忧却优柔寡断畏畏缩缩了十几年的太子,竟在辞去储君之位时展现出了他期盼已久的果断与魄力。

兴武帝真的气,气儿子该中用的时候不中用,可兴武帝也真的疼,疼这儿子只是不中用,但他孝敬父皇宽待手足,是个好孩子。

.

兴武帝废了太子,暂时还没有昭告天下,也没有马上给安王安排差事,这事就只有京城的百姓听到了风声,最多再被来来往往的商队们带出去。

安王搬走了,兴武帝继续在乾元殿养病,国事都交给了中书省,除了两位丞相早上可以进乾元殿禀事,别的人兴武帝一个都不见。

半个月一晃而过,在京城已经无人不知太子被废的消息时,冬月二十八,凯旋的庆阳公主派人送了一封折子进京,称大军已到修武县,预计腊月初三上午可抵达京城。

如一缕春风吹进了乾元殿,看完折子的兴武帝终于又有了笑容,次日一早还亲自主持朝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