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进城之时, 帝驾在前,隔了一段距离便是一身明黄战甲单骑领军的庆阳公主, 然后才是排成一排的四位王爷。
当年邓冲伐骠凯旋,兴武帝握着邓冲的手将人带到了自己的帝驾上,让邓冲与他共享荣耀。
但今日是女儿第一次凯旋,兴武帝若把女儿带到帝驾上,百姓们瞻仰女儿的英姿就不方便了,他倒是也可以陪着女儿并肩骑马,但一位皇帝一位公主,百姓们更急着看谁?
女儿的大日子,兴武帝不想分走女儿的任何光辉,即便是他自己。
此外, 帝驾一进城,守在帝驾两侧的禁卫司统领樊钟、御前军统领薛业就又喊起了“天佑庆阳、天佑大齐”,连喊三声, 列阵两侧的御前军便跟着喊了起来, 百姓们见此也自发跟着喊, 喊着,笑着,对离他们越来越近的庆阳公主翘首以待。
五月大军出发时庆阳神色肃穆,为一场注定会有将士们流血牺牲的战事, 如今凯旋, 感受着百姓们由衷的激动喜悦,庆阳便也笑了,视线时而扫过笑弯眼睛又因她的注视惊喜跳脚的妇人,时而扫过鹤发童颜满面欣慰的老者,时而扫过被长辈扶着肩膀护在身前的孩子们。
而百姓们眼中的庆阳公主, 身姿端正又从容地坐于马背,一看就是骑惯了战马。
公主真高啊,一身战甲威风凛凛,公主的笑容并不大,却让那双贵气十足的眼睛多出了几分亲和,那是公主在与他们同喜,而非朝他们耀武扬威。
公主的身影一晃而过,本就挤得人山人海的百姓无法移动脚步去跟随,只好去看公主后面的四位王爷,但因为有四张脸,没等他们全都看清楚王爷们也过去了。后面的将士越来越多,百姓就随便看了,直到押解东胡王族的囚车骨碌骨碌地走过来。
经过仔细搜查的百姓们没有带任何可能威胁、冒犯到皇室的器物,包括往常用来丢囚车的烂叶子污水等等,可百姓们对胡人恨之入骨,前一刻还在随更前方刚刚见到帝驾与公主的人喊着“天佑庆阳、天佑大齐”,这会儿就对着囚车破口大骂起来,还有扒着御前军的肩膀努力往囚车上吐口水的。
耶律续闭着眼睛装死,耶律崇靠着囚车,眼神如刀地扫视这些齐国羔羊,某一刻突然猛地扑向一侧,凶态吓得这边的百姓齐齐后退,还吓哭了两个七八岁的孩子。
见此,耶律崇仰头大笑。
守在囚车一侧的禁卫司亲兵并没有抽刀伤他,只扬声提醒道:“公主的手下败将,被关进笼子拔了爪牙的草原狼,你也只剩吓唬孩子这点能耐了。”
耶律崇狠狠瞪了过来,听到此话的百姓们既解气,又越发佩服庆阳公主了。
.
太极殿的庆功宴开始前,兴武帝先把四个儿女带到了乾元殿,二妃已经在这边等着了。
庆阳还想朝二妃行礼,贵妃、丽妃同时上前扶住了她,丽妃泪眼汪汪地端详女儿累瘦了晒黑了的脸庞,贵妃眼中只有骄傲欣赏:“好麟儿,为皇上争了光,也为咱们大齐扬了威!”
庆阳笑道:“都是您与母妃教得好。”
小时候的她特别喜欢问问题,读书后问题就更多了,谁在身边就问谁,谁懂得越多她追着对方问的次数就越多,所以贵妃娘娘对她确实有一份教导之恩。
贵妃被这话甜到了,扫眼旁边的亲儿子,贵妃摇摇头感慨道:“我肯教也要麟儿肯学才行,像你二哥,我恨不得把我脑袋里的学问都塞给他,平时却根本逮不到他的影子。”
秦炳:“……”
丽妃忙夸起秦炳的武艺来。
等二妃关心完小公主,兴武帝才问起北伐几场战事的详情,秦炳因为在西路奇兵军中,与主力军这边相关的便全是庆阳回答的,谈到她故意在山上扎营诱耶律崇的五万骑兵弃马时,丽妃、秦仁后怕得提心吊胆,秦弘也面露担忧。
兴武帝:“胡人虽然以骑兵扬名,近战也悍勇无比,你这还是兵行险着了,就不怕有个万一?”
庆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要有胜算,只要打赢后的战果值得冒险,儿臣便无需怯战。”
兴武帝满意地点点头,顺便看向三个儿子。
自知没有这份魄力与谋略的秦弘惭愧地垂了眼,在蓟州就夸过妹妹的秦炳稳稳坐着,有一阵没得父皇好脸的秦仁笑着夸道:“虎父无犬女,妹妹这点一看就随了父皇。”
兴武帝懒得理他。
短暂的叙旧后,兴武帝带着四个儿女去太极殿赴宴了,以前兄妹几个的席位都是按照长幼排的,这次兴武帝安排立了战功的女儿、老二坐在他左下首,女儿为尊位,再让老大、老三并肩坐在了他的右下首,随便兄弟俩怎么排。
秦弘甘之如饴,官员们也没什么好说的,庆功宴庆功宴,自然可以多给庆阳公主与敬王一份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