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4/5页)

何叔叔聊了一会儿就走了,书房里只剩下王雪娇和张英山两个人。

“你好像对这个飞机很在意,是发生过什么事吗?”张英山问道。

王雪娇点点头,把1999年发生过的事情说了一遍。

她在不需要设防的人面前,态度和想要表达的意向都很直接,从来不搞“你猜我是不是这么想的”那一套。

“你想找到足够推动立项的依据?”张英山猜到王雪娇的想法。

王雪娇点点头。

“有方向了吗?”

王雪娇摇摇头:“我只能想到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大事强推,就像珍珠港被偷袭,美国参战,二战全面铺开,全世界科技爆炸。还有就是按着B2轰炸机的研发组的脑袋,让他们乖乖把轰炸机的数据双手奉上。”

这两个想法,一个是代价太大,一个是……听起来挺玄幻的。

张英山只知道这两个梦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习惯于在没有找到替代方案之前,不轻易否定别人的想法。

他把所有可能都想了一遍之后,缓缓开口:“也许,再等等,会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王雪娇左手托着腮,右手拿着笔,在纸上毫无目的乱画,她低垂着眼睛,嘴角下挂,腮帮气鼓鼓,看得张英山心里不忍,只想尽他所能,换她笑一笑。

“别急,一定会有办法的。”

“迟来的办法不是办法。”王雪娇叹了口气。

张英山伸出手,将王雪娇微皱的眉头撑开:“把眉头展开,路也会越走越宽。”

“不要搞封建迷信。”王雪娇轻哼一声。

张英山微笑道:“大地母神说,不要搞封建迷信。这话要是传到海地,要有多少万人心碎流泪。”

“不一样,他们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只能寄望于玄学。我还什么都没有做,远没有到需要拼运气的时候。”王雪娇眼里满是不服气。

张英山想了想:“或许,我们应该先见见B2轰炸机?这样你提出建议的依据哪怕完全是胡编乱造,也比完全没见过有可信度。”

王雪娇点点头:“嗯……我明白。”

在疫情期间,网上盛传某地一颗白菜卖两百块钱,王雪娇在那个地方的一个朋友也发了那张照片,结果就变成“XXX都亲眼看到了,他也发了照片!”

王雪娇追问他到底看到没有,这个人才说,那个超市离他家有五十多公里,他这辈子都没去过,只是在网上看到了,顺手转发而已。

之所以能让这么多人相信,只不过因为他是那个地方的人而已。

如果她能近距离看一眼,哪怕她不是雷达专业人才,也不是飞机专业人才,更不是材料学专业人才……她说话的信誉度也会自动提高很多。

两人正说着话,郑月珍过来,叫他们准备吃年夜饭了。

这么多年以来,张英山的年夜饭不是自己随便凑合吃,就是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吃盒饭,要么就是跟其他单身同事在局里值班吃食堂,他已经快要不记得与亲人围坐在一起,安安心心地吃年夜饭是什么感觉了。

由于他的身份特别,郑月珍和王建国都小心翼翼地不敢问他家里的问题,生怕戳中他的伤心处,倒省了不少问题。

主要聊的还是在单位的事情。

张英山说自己是在市局里面做培训的,收集各种新型犯罪方法,做成资料,教给同事们。

郑月珍听了,十分满意,他的工作很安全,不会在哪一天忽然人没了,她想到一个问题:“娇娇经常出差,你一直在市局里,你们俩不是经常聚少离多吗?这以后可怎么办?”

“不会的,我现在的课题就是娇娇主持的项目,我一直跟着她,把她做的事情都记下来。”

王建国冷不丁地冒出来一句:“你这是在写起居注?”

王雪娇给他夹了一大块肉:“僭越了,僭越了,起居注那是给皇帝写的。”

尽管郑月珍想知道王雪娇经常出差,一走就杳无音讯,到底是在忙什么,不过她知道保密单位的工作纪律,楼下的杜志刚去外地抓个惯犯都不能告诉老婆呢。

她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两人,说一句:“你们两个,要小心啊,仔细一点。”

“知道啦~”王雪娇举起杯,跟郑月珍碰了碰,“我不会有事的,我只会让别人有事。”

郑月珍摇头:“尽会吹牛。”

·

·

大年初一,王雪娇睁开眼睛,她看着天花板。

穿着围裙正在做早饭的张英山听见动静,赶到门口:“醒啦?要起来吃饭吗?还是过一会儿?”

王雪娇伸出手:“拉我起来。”

张英山看着右手上的铲子,左手的鸡蛋:“等我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