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2页)

等宋允执上车后,钱铜实在忍不住,与他道:“世子想抓卢二公子还不简单。”

宋允执问:“你有办法?”

钱铜点头,“有啊,不过世子不会同意。”

宋允执知道她脑子聪慧,鬼点子多,抱着试试的态度问:“你说说看。”

钱铜自信满满地献上计策,“这位卢二公子喜欢孩童,几年里生了一个又一个,尤其是最小的老八,被他当宝贝一样宠着,世子把卢家八少爷抓来,佯装威胁,不怕卢二公子不现身。”

她话音刚落,便被宋允执的两道目光死死盯住,紧接着厉声斥责道:“冥顽不灵!我与你说的话,你可有记在心里?”

这大抵就是官商之间的代沟。

钱铜被他一吼,心头也不舒服,暗道狗咬吕洞宾,嘴上敷衍道:“世子当我什么都没说。”

宋允执却不能当做没听见,见她偏过头,脖子都快扭断了,知道短时间内要改变她身为商户的秉性,很难做到,便从侧面试图引导:“万一失手,当如何?”

钱铜道:“那就确保不会失手啊。”

“这世上没有万无一失的确保。”他问道:“倘若那孩童因此死于刀下,你我将如何安生?”

不可能发生的事,去想那后果有何用?钱铜忍不住嘟囔一声,“说了不会失手,你偏要往坏处想,我无话可说。”

任何事若先去预估了坏的结果,谁还愿意冒险?

富贵险中求嘛,为商如此,办案不也一样?

因她这一句嘀咕,身旁的世子神色顿时紧绷,感受到他都快被气得冒烟了,她及时认清了自己的立场,服软道:“世子说的对,我不该有这样的想法,稳中求稳,咱们慢慢找,不着急,他卢二公子莫不成长了一双翅膀,飞了不成?定不会逃出世子的手掌心。”

也不知道宋世子用了什么法子,两日后还真有了成果。虽说还是没找到二公子,但找到了与其一道潜逃的二少奶奶。

人被关进了牢狱,私养死士,公然行刺,两桩罪行叠加在一起,按律法当论斩。

——

行刺不成,眼见要搭上家人的性命了,卢二爷再也忍受不住,亲自去了官府举报钱家走私,彻底与钱家撕破了脸。

王兆接的案子。

卢二爷击鼓,举报钱家目无法纪,无证贩卖布匹,背着官府谋取高额私利,破坏了扬州市场次序。

钱铜第二次被带去了大堂,听卢二爷细数了她的无数桩罪状后,她淡然与王兆道:“钱家到底有没有走私,还请大人明察。”

碍于保密,王兆屏蔽了所有人,单独留下了卢二爷,不用多说,把钱家经营布匹的凭证,拿给他看,“钱家没有走私。”

卢二爷盯着那张凭证良久,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哑口无言。

钱家是如何拿到凭证的?

先是盐引,后是茶楼,如今又是布料贩卖凭证,钱家这一路走来,似乎格外轻松,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兄长,这些年一直在想办法搭上朝廷这条线,搭没搭上他不知道,但钱家应该成功了。

可钱家搭上的是谁呢?

当年卢家为了这一张凭文,不知道交了多少银子,一层层递上去,最后能做决断的是户部。

不知钱家这回找了谁,竟然在短时间内,便从户部手里拿到了凭文。

钱铜倚在柱子后,看着卢二爷魂不守舍地走出了知州府,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世子,卢二爷此人心思缜密,安全起见,我建议灭口。”

宋允执对她动不动的喊打喊杀,头疼至极,“我给你的凭文,盖的是大理寺的章,他要查,也只会查到王兆头上。”

王兆乃朝廷派来整顿扬州的官员,他有权没收或给予商家一定的特权。

他道:“钱家为流民施粥,救死扶伤,接管茶楼扶持伤残,乃商家典范,大理臣给钱家发放布匹凭文,并无不妥,你休得胡来。”

钱铜还是头一次从他嘴里听到这么多对钱家的夸赞,有些意外,但高兴居多,一时得意,嘴巴又管不住了,“世子说得对,我钱家做的是正当买卖,能拿到盐引,茶楼,布匹凭文,靠的都是自己实力,绝非关系户,不怕查。”

宋允执:“......”

宋允执凉凉地盯着她,她面色一本正经,紧抿住唇瓣,对他一眨眼,眼里那点心知肚明的揶揄不言而喻。

宋允执头更大了,懒得理她,先一步走了出去。

待人一走,钱铜便招来了扶茵,悄声吩咐道:“看紧卢二爷,若他去见朴三夫人,立即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