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难道真是来到了太平盛世……(第4/5页)
之前张大郎和张二郎都很有信心说可以烧出失传的孔雀蓝釉琉璃瓦,但如今半年过去却依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网上的言论也都有很多,即便是现在清河古镇开业了,建筑效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也时不时有人拿这个来说事。
据说张家俩兄弟愁得都已经一个月待在瓦窑那边没回家了。
路晓琪担心他们有很重的心理负担,但也无能为力。这已经不是她说即便烧不出来也没关系就能有用的了,俨然已经成为了俩兄弟的执念和心结。
不烧出来,两人是不会放弃的。
她慢条斯理吃完早餐,一边吃一边和郑老板聊天,等到吃完出门的时候,刚进古镇的朱爸爸朱妈妈正好从门外进来。
朱爸爸:“就是这家,昨天我闻着味儿就想吃了。”
但因为吃过早饭所以没点,今天他可是特地没吃宾馆准备的早餐就为了这个包子香味儿。
“要一笼小笼包,两个三丁包,再来两个桂花糕两杯豆浆。”朱爸爸转过头问老婆,“要不要把儿子的也给点了?”
朱妈妈摇摇头:“不用,他正忙着在拍照呢,一时半会儿也过不来,到时候别冷了。咱们慢慢吃等他就行了。”
朱爸爸:“也行。”
路晓琪听了后莞尔一笑。
她慢慢溜达到外头。一号区和二号区连着的地方,一条河道上有三座桥,景致十分好。果然看到在最佳机位上已经挤满了人。老法师们不顾寒冷,嫌弃手套操作不方便还把它脱了,手冻得发红都不愿意放下自己的长枪短炮。
毕竟,雪后的清河古镇,如琼台仙境。
路晓琪从他们身后路过,随便瞥了几眼相机里的取景框,满意的离开了。
看来接下来几天,清河古镇在网上又会出现一波神图了。
春节前的这个时段,不管是网上还是现实都很安静,没什么热点,这场雪真是来得太及时了。
……
“怎么样?冷不冷?”
“其实还好,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冷。”古镇正门的城楼上,扮演飞天的舞姬从威亚上下来,露出笑容。立刻有旁人将羽绒服给她套上了,又塞给她一个热水袋。
那舞姬也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抱着暖水袋,叽叽喳喳:“暖宝宝贴在身上可暖和了,而且我里面还穿了贴身的肉色保暖衣,就只有胳膊冷一点。”
李龟年横她一眼:“行了行了,脸都要冻白了,自己的身体自己没点数?赶紧喝口热水,暖和暖和。”
舞姬嘿嘿一笑,乖乖听从他的拧开自己的保温杯喝了一口热水,然后说:“李供奉,别凶我啦。咱们以前可没有暖宝宝和保暖内衣这些东西,还不是照样要穿着纱衣在大殿外跳。”
现在可真是好多了。
李龟年收拾起自己的琴,颔首:“比起来,自然是这边更好。”
开门仪式其实用不着他亲自来的,但他就挺喜欢出现在这里。他喜欢近距离看到这些游客激动兴奋的表情,更喜欢看到他们脸上的期待和喜悦,就好像新的美好的一天即将开始。
从城楼下去后他连妆造都没换,就这样抱着琴施施然走在了古镇里,看上去十分的风流倜傥,惹得不少人拿出相机来拍照,还有小姑娘来求合影。
李龟年从不拒绝。
他现在在网上也是颇有人气的,甚至有不少女孩子是专门为了偶遇他而来。
当然了,他也很有原则,除了拍照之外,其他如加微信什么的从不答应。
来到二号区的茶楼,进入到二楼的雅室,王维已经在这里等他了。雅室里暖意融融,王维斜靠在放了抱枕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桌子上放置着热茶和几样早茶糕点。
他这几日都在这里看书,历史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看得太过投入的时候可以抬头透过玻璃窗户看看外面街道上来往的游人,热闹熙攘,便觉得又在人间。
放下书,一边吃着早茶一边看着下面的游人。那些裹着厚厚羽绒服、戴着毛线帽和围巾,正兴致勃勃举着手机拍照,或是捧着一杯热腾腾奶茶说笑的年轻男女,或者小心牵着孩子手的父母以及老人。
“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王维忽然对李龟年说。
李龟年还在吃定胜糕,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王维一笑,声音很平静,像是一位观察者:“听闻这些游人都是此间最普通的百姓。但看他们,衣着如此厚实光鲜,面庞红润,无忧无虑。”
他端起自己面前的白瓷茶杯,啜了一口清茶,和李龟年不同的是,王维喝了一次这种清茶就爱上了。
“想起我们那时,即便是开元天宝号称盛世,寒冬腊月里,长安东西市上的寻常百姓,可有几人能穿得起这般厚实的棉衣?冻得青紫的手脚,为几文钱奔波的身影,才是寻常。一场大雪过后,冻毙于路边的贫者,亦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