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赵叔,您的心愿是不是……(第3/4页)
她也没指望这些人抢答,自顾自摇了摇头:“当然不止于此。士人风雅、门阀精致,固然是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但绝非全部,甚至不是最根本的部分。”
花田间拍照嬉笑的游客的声音传到了这里,还能看到几位农庄里的工作人员挽起了裤腿准备去地里干活。
路晓琪深深吸了口气。
做了这么久的传统文化复兴,她觉得是有那么一点点资格可以做一个总结——华夏文化的根脉,从来不仅仅是宫廷的乐舞、贵族的宴饮,而是更深、更广地扎在寻常百姓的烟火日子里。
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质朴,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愿景,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真诚好客,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岁时节庆。
是街头巷尾的叫卖声、茶楼酒肆的喧闹、田间地头的劳作号子,甚至是这小小一颗泡儿里蕴含的、对土地和时令最直接的感知与珍惜。
“当然,花萼相辉楼的夜宴的确是很成功的。但是,有那么一处作为点缀便已经足够了。”
她停下来喝了一口茶,大婶给她上的是水果花茶,甜滋滋的,很润喉:
“可如果将清河古镇处处都变成花萼相辉楼,那感觉就会变了。过于强调贵族文化,很容易和我们想要追求的东西形成隔阂,也和我们主要的消费者们形成隔阂。”
她所追求的复原,不是要造一个仅供少数人赏玩的、精致的文化盆,而是要尽力去还原一个活的、有温度的、包容万象的文化生态。这个生态里,既要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要有下里巴人的鲜活。它们本就是一体的,就像这农庄,既有精心规划的花田,也有自然生长的野果,共同构成了眼前这片动人的生机。
宣传部门的人刚才一直没插上话,此时猛地点头:“要是真用这个概念去宣传,到后面估计会被人吐槽和嘲笑死。”
现在的网友们天然就对“贵族”这样具有阶级感的东西有着骨子里的警惕与反感,用这样的字眼去宣传,绝对会引起群嘲。就像是花萼相辉楼的夜宴,也只是说体验盛唐风华,而不是体验盛唐贵族的生活。
市场总监的脸上已经出现了一丝愧色。
路晓琪很赞同。
她将话题拉回,“所以,回到我们的二期酒店,首先当然是要舒适和服务到位。为了和古镇外的连锁经济型酒店有区别,当然也得是高级的。但不应该简单定义为一个刻意模仿贵族生活、让人产生距离感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能让现代人轻松融入、直观感受并体验那种传统美学的空间……”
它应该有雅致的陈设、考究的细节,但氛围也应该是亲切的、放松的,而不是拘谨的、仪式化的。它的体验活动可以是品茶、闻香、赏画,也可以是参与简单的农事、学习一道家常的传统点心制作、听一段地方戏。
它需要优雅,需要诗意,但不需要高高在上。
“……总之,我们要让客人觉得,这种优雅诗意的生活态度,并非遥不可及的古代贵族专利,而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追寻和享有的。”
陈盈盈站在了路晓琪这一边:“路总说得对,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本就该是普世的、可亲的,而不是小众和孤高的。一味强调贵族生活,去迎合所谓的上流品味,其实背离了咱们古镇的初衷。”
现在古镇里所复原的很多技艺,比如酿酒、织染、木工、甚至烹饪等等,其源头和精华,很多都来自于民间。清河古镇,从来不是一个只知道阳春白雪的地方。
市场部和运营部的成员们听完这番话,都连连点头称是。
“是我这没有想到这一点。”市场总监面带惭色。
运营部的员工也连忙说:“我们其实也没考虑到这一点,光是从控制成本这方面来说了。”
所以才没有说服市场部。
既然运营部先给他们台阶下,市场总监立刻说:“这样一想,其实很多成本和控制点反而更清晰了。”
运营负责人也点头表示认同。
两个团队握手言和。清河古镇各个团队之间平时相处得还是不错的,一些争吵也都是为了工作。对事不对人。
看着达成共识的团队,路晓琪笑了:“行,那你们就朝着这个方向,重新细化方案吧。要尽快,酒店可马上就要开售了。”
这些细化方案的事情交给团队成员去碰撞、打磨就行了。她陪着他们坐了一会儿,喝了杯茶,还是抵挡不住这大好春光的诱惑,索性起身,沿着田埂小径独自溜达起来。花香混着青草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她不知不觉就走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