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赵叔,您的心愿是不是……(第4/4页)
“赵叔呢?”路晓琪来了半天都没看到赵过,拉过一个工作人员问。
工作人员笑着指向更里面一处传来叮叮当当敲打声的工棚,“在榨油工坊那边呢,这几天正好结尾,这几天赵老师都快长在那儿了。”
路晓琪朝榨油坊那边走去。
清河农庄里这几个月也没闲着,修了一座磨坊,一座榨油坊,这些都是预备以后开放给游客体验传统生活的。
走到农庄靠近河道的区域,原本空旷的坡地上,多了一架缓缓转动的大水车,吱吱呀呀的声音带着一种古老的节奏,将清澈的溪水汲入旁边的水渠。水渠旁,一座水磨坊已经初具规模,石磨的轮廓清晰可见。
越靠近,越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新木和桐油的香气。只见一座颇具规模的传统木结构榨油工坊已然矗立在那里,工棚外堆着些木料和工具,赵过正和几个老师傅围着一台巨大的、用粗壮硬木制成的传统榨油机比划着,讨论着什么地方还需要加固调整。
“赵叔!”路晓琪喊了一声。
赵过回过头,见是路晓琪,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拍了拍手上的木屑走过来:“今天怎么过来了?”
“前面开完会,随便走走,就逛到这儿了。”路晓琪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新工坊和旁边的水车、磨坊,“赵叔,您这动作可真快!”
这水车、磨坊,还有这榨油坊,规模可不小,但现在都快进入到收尾阶段了。
赵过眼里闪着光,脸上带着欣慰笑容:“嗯,现在不算农忙时,大家伙儿有时间,都弄得差不多了。”
他看着这些东西犹如在看心爱的孩子。
虽然现在磨坊和榨油坊都变成了工厂,慢慢消失在乡野之间,但这些传统的东西对于赵过来说却依然是先进的,从来未见过的。
以水力带动来榨油以及拉磨,这真是个天才的想法!为什么他当时在大汉时就没有想到这个主意呢?百姓们就不用吃带壳的粮食,而且还能摄入一点油脂……
赵过感慨万千。
所以,当之前路晓琪提议说可以让农庄的传统文化更浓郁一点,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这几个东西,而且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等这一批油菜籽成熟后,正好就送过来榨油。”赵过呵呵笑道。
路晓琪兴奋地说:“那可太好了!到时候您可得叫上我。”
她要来凑热闹!
不对,等等。路晓琪打了个响指,露出狡黠微笑:“咱们农庄也可以开放了吧?正好让游客帮忙来收油菜籽然后榨油啊,榨出来的油他们可以自己买回家。”
赵过想到之前的那些游客,苦笑:“倒也是能帮上些忙,不过效率太低了。”
“嗐,那其实就是让他们玩玩嘛,可不能真的指望他们。”路晓琪笑起来,“但让他们了解从收割、到脱粒、再到榨出油的全过程,甚至能亲手参与一下,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倒是。”赵过心有戚戚焉,“现在的小孩儿都五谷不分,不通稼穑,那也不行。”
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活计,里头有智慧,不能丢了。让现代的这些孩子们也看看,吃的油是怎么来的,用的面是怎么磨的,有好处。
路晓琪说干就干,立刻给相关的部门发短信,让她们迅速上线相关活动。
手机里很快就传来回复。
【收到!】
刘蝉也跑了出来:【我马上来拍点素材!】
路晓琪合理怀疑他是看到了自己发到朋友圈里的那筐泡儿的照片。
含笑放下手机,她忽然想起一事,抬起头来问赵过:“赵叔,油菜籽采收完,您的心愿是不是就要完成了?”
当然他是说要感受一年四时的农事,从去年春耕开始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