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最近最远的人 (十一)(第2/2页)
梅艳春从静漪换过礼服出来便没有讲话,这时候才如被惊醒一般。可她看了静漪好一会儿,还是没说话。
批评的话她可以说上千言万语滔滔不绝,赞美的话有时候真的一句都难说出口。
况且该怎么形容、怎么称赞这个样子的程静漪?
她自问没有钱先生那个口才。
“不好吗?”静漪见她只是沉默,便转回去,对着镜子,再看看自己。
小梅说:“不是的。我觉得,其实完全不必改,只要加一件披肩很完美。”她晓得程静漪的那几样修改意见,想必是担心礼服有些曝露。可是……“您也太保守了。”她批评道。
“披肩是一定要加的。”静漪说。保守么?不,她不保守。她只是觉得,自己不再适合。
钱先生点点头。“密斯梅的意见中肯。密斯程不如照办。”
静漪抬了抬眉,看着镜中那个人儿。
“这对鞋子请替我包上。”她说。
“果然不必改了吧?”钱先生眉开眼笑。
“听小梅的,这一处不改了。腰还是要收一收的,太肥了些。”静漪捏着腰间那一处。她的腰又细了些。还好细得并不过分,否则这礼服穿上身,意韵便少几分。“但若是我出了丑,可要找小梅和你算账的。”静漪开起了玩笑。
“怎么会!”钱先生立刻说。
“尽管来找我好了。”小梅打包票似的,也笑着说。
楼梯响,数名女子结伴而至,清脆的言谈笑语传下来,戛然而止。静漪从镜中看到楼梯的中央出现几个女子的鞋尖——当中那枣红色的旗袍下摆,衬着白色透着一点青的丝袜和皮鞋,格外醒目——她提了下裙子,重新进了试衣间。
此时下楼来的是一袭枣红色丝绒旗袍的苏美珍和她的朋友们。她们吩咐店员把选好的衣服快些送到外面车上去,过来同小梅寒暄一番,才跟钱先生道别。
别人倒没理会,唯有苏美珍看看试衣间的方向,笑着问钱先生:“可是还有好衣服没给我看?”
钱先生笑道:“哪里哪里,哪次密斯苏来,小店不是出尽百宝?那是客人自己的礼服。”
苏美珍有些失望,“哦,可当真是件好衣服。”
“是呢。那支牌子是专门替英皇做衣服的,这两年才接民间的订单。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密斯苏今日选的也都是上好的货色啦。”钱先生笑着,又试探着问:“苏小姐订婚礼服和结婚礼服打算去欧洲采买吗?”
苏美珍笑起来,只说:“到时候少不了麻烦钱先生的。”
她说完,跟小梅说再见,由钱先生送她出去,上车前还问:“刚刚那位瞅着有些眼熟。是哪家的太太小姐吗?别是我认识的,不打招呼就不好了。”
“密斯梅介绍来的,听说新近从美国回来的,还没听她提到同哪家有关联。”钱先生说。
苏美珍仍有些疑惑。梅三小姐可是眼高于顶的,这般肯迁就,必然不是普通人。她只从楼梯上看到那女子的背影,被那礼服和人的夺目光彩耀了下眼睛,容貌便只是匆匆一瞥,看不真切。她仍觉得仿佛在哪里是见过那人的,就是想不起来。
“密斯苏快上车,有记者呢。”钱先生眼观六路的,笑着说。“这几家小报的记者专门会盯着这里,知道一旦有重大事件,你们说不定就会来我这儿选衣服。”
苏美珍也就坐上了车,女友们叽叽喳喳地在谈论着什么,大概也就是这家的舞会那家的下午茶会,不会有其他。她看一眼堆在脚边衣裳盒子,脚尖碰了碰,忽的便有些懒懒的了。
钱先生问订婚礼服和结婚礼服,她倒是期待能亲自去欧洲采买……
待钱先生回到店里,程静漪已经换好了来时的衣服。她客气地拜托道:“请您务必在周六将礼服送到舍下。”
“还是我来取吧。”梅艳春忙说。
“不用麻烦,密斯梅。我做事你放心好了。我会让店里最稳妥的伙计专门盯着。请问密斯程府上哪里?”钱先生问。
梅艳忙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抽了张名片子,写了地址上去,交给钱先生。钱先生一看,极素净的名片子,只有简单的中文名字和地址,没有头衔。他恭敬地收好,也亲自将程梅二人送出店门去。
本来走两步也就上了车,这时候早早避在店门口的几个人跑过来挡在前面,对着她们就拍照。
静漪被镁光灯闪到眼,下意识地抬手遮了下面孔。
“你们哪家报社的?怎么能随便拍照?”梅艳春生气地指着那几个人问。
来人先后递上名片,问:“梅小姐吗?本周六晚蔡市长在市政厅设宴款待美国总统特使夫妇,请问梅先生有没有被邀请?梅小姐会参加随后的招待舞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