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载沉载浮的海 (七)(第2/2页)
车夫立刻说:“姑娘先上车吧。”
静漪踩着凳子上了车。
戴四叔见她着急走,到底有些不放心,道:“程姑娘,记住我这里,要是有什么事,让老八来我这里告诉一声。多谢程姑娘救命之恩……”
“四叔,千万别说什么救命之恩。学医的人,遇到危机状况不伸手援助,说不过去的。四叔别放心上,我急着去戴府,后会有期。”静漪与戴四叔道别.。
戴祖光又和车夫老八交代了几句,才站在路边,目送静漪乘车离开。
马一跑起来,老八回头问静漪道:“姑娘您先前说要去什么戴府的,还去那?”
静漪道:“是。”
车夫说:“一定将您送到。不过姑娘,我先前跟您话没说完,这镇上戴府可太多了。您到底要去哪个戴府?”
静漪猛的想起来上次来的时候,看到戴府的匾额。“大夫第!我同孟充小姐是同学。今天来是有重要的事要找她。”
静漪不便直说自己前来戴府的目的。虽然此时她再次心急如焚,该顾及的还是要顾及。
“知道了!姑娘您瞧您来的这个不巧……这么个日子又是这么个天儿还赶上四爷家里这么大的事儿……”老八说着话,断断续续的,被雨声马蹄声和车轮碾压着石板路发出的“咔咔咔”的声响切得零零碎碎的。
静漪满腹心思都在快些到戴府去,既听不清车夫都说了些什么,也就没有出声。
一路上老八也不再不讲话,静漪只能听到他偶尔发出的口令声,心突突跳得越来越急了……从手臂到腿脚,却都有些酸软无力。
她想她是累坏了——孟元,如果孟元知道了今晚她的举动,应该不会怪她冒险多管闲事吧?那可爱的幼婴、小珍的泪眼……她简直愿意付出一切去换救人成功那一刻的喜悦。她靠在车棚边,抱着手臂,喃喃自语:“四姐,四姐……四姐我今天救到人了……”
眼里有热乎乎的液体,几乎涌出来,她仰面,抬手按住眼睛,不让那液体流出来。
突然车厢猛得晃了一下,她差点被甩出去,急忙抓住轿帘。
马车停住了,车夫跳下去一看,咒骂了一句。静漪爬出车厢一看,原来是车轮卡在了石板缝隙里。
她跟着跳下车,车夫愁眉苦脸的,一看她神色,忙说:“姑娘,还好也就到了。从这儿走进去就是大夫第……”
静漪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果然从巷口望进去,已经见着灯火。她也认出来,这就是上回来过的地方……她不等车夫说完,就说:“那我自己过去就好。多谢您送我。”
猛然间雨点儿又扑啦啦的打下来,车夫见她没有遮雨的东西,从车上抽了一把油纸伞给她,说:“这把伞先用着……还有这个,还你。”
静漪一手攥着伞,一手里有两块银洋,莫名觉得在这凄风冷雨中有一丝丝的温暖。她将银洋还给车夫,转身往巷子深处走去。
她满腹心事,只顾一路向前,全没注意牌坊柱子贴了黄表纸,偶尔有人经过,都是低着头,匆匆忙忙的……明灯高悬的戴府终于近在眼前,她才站下来。
看到“大夫第”的匾额,她刚要松口气,突然注意到了匾额上蒙着白布,而门楼上悬挂的是白灯。她不由自主往后退了两步,扶住了门前的槐树干,手中的伞掉在了地上……粗糙的树干湿润润的。孟元说,家里最多的就是槐树。尤其门前那两棵,有上百年了……她仰头,雨滴刷刷地落下来,沉重又冰冷。
忽然一阵哀乐扬起,利箭一般,静漪只觉得浑身起了栗。
大门内传出的诵经声响彻云霄。
其实不见得声音有多么的大,只是她听起来觉得格外刺耳。
静漪觉得脚下的地面都在陷下去似的,仿佛每走一步都踩在了棉花团上。
她再定定神,朝大门走去。
戴府门前有知客早看到她,过来询问。
静漪说:“我从北平来。我来……我来拜访戴老夫人。”
她看着挂着白色的大灯笼,却依旧显得黑洞洞的戴府大院,只觉得浑身发冷、发颤,恨不得就这么闯进去,看个究竟。
“请问姑娘贵姓?”知客听她是北平来的,留了意似的,上下打量她一番。
“免贵姓程,程静漪。曾来府上拜访过夫人。劳烦各位通报一声。”静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