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时隐时现的星 (三)

逄敦煌么……她并没有注意到逄敦煌是怎么看她的。她只知道自己心里没有半点杂念,看什么都是一样的。

可这究竟是因为她失察,还是她根本就刻意回避?

她看着手上起的越来越多、几乎都蔓延到手肘处的红疙瘩,说:“尔宜,我是你的七嫂。”

“嗯。”尔宜也看着她的手,一阵头皮发麻,还是想等着她说下去。果然她抬眼看着她七嫂在眼镜片后那对大而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平静而坦荡……她一窘。

“我不会做出格的事的。”静漪说。

静漪因沾了草药而皮肤过敏,好些日子之后才治愈。外书房恢复上课,已经过了七月十五,暑气渐渐消退,眼见着天就凉了。等到八月初,同静漪一起上课的麒麟儿,连夹袄都穿上了。

这天他们上完了德语课,胡少波还没走,任秀芳已经到了。几个人趁这点课间休息时间在外书房里谈天,正有趣,外面有人来禀报,说萝蕤堂的宋妈求见。静漪有点惊讶,姑奶奶可从来没有在上课时间派人来书房传过话,这是有什么急事么?她忙吩咐快让宋妈进来,问道:“姑奶奶派她来?”

“是,说老姑太太早起觉得头昏,本以为是昨晚睡得不好了,没在意,不想刚刚忽然昏过去了。”

静漪马上站了起来。胡少波和任秀芳也立即起身,问:“我们是不是过去看看。”

静漪说:“那再好不过了。幸好您二位就在这里,恐怕得烦你们进去看看老姑太太。”

任胡二位医生二话没说便点了头。

这时宋妈进来了。她脸色煞白,虽然并不算慌张,可赶路赶得一头汗,显得神色仓皇。她先行了礼,“七少奶奶,太太让我来的。老姑太太昏倒,这时候人事不省。太太说胡大夫在这里给七少奶奶上课,问可否请胡大夫先过去看看老姑太太?”

胡少波立即说:“这就去。别的大夫没有这么快到。”

“太太就是这个意思,请胡大夫过去看看。”宋妈说着,已经开始挪步子。

静漪便请胡少波和任秀芳走在前头。她因担心时间耽误不得,一问,果然宋妈是跟车来接他们的。等他们走出去,外书房门口已经停了车子。几个人都有点紧张,赶忙上了车,不久到了萝蕤堂。胡任二位都是头回来,进了院子便跟着静漪往里走。

陶夫人正在正堂,见两位大夫和静漪来了,赶紧往里请。

静漪看到陶因润和陶因清脸色也煞白,心一揪。顾不得说什么,便请胡任二位里面探看陶因泽,自己随后。

陶因泽的卧室很阴暗。静漪还没站下,先让宋妈去把窗子打开,好通一下风。门窗一开,顿时敞亮好些。静漪看到床上昏迷中的陶因泽,紧闭着眼睛,人事不知。

任秀芳上前去,仔细查看。翻了眼皮,拿着她的听诊器听着。宋妈和董妈当时在跟前,述说着陶因泽昏迷时的症状。任秀芳边听,边点头,不时地问一句,陶因泽平时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有过什么病症,还有最近几日的状态。过一会儿,她撤下来。等胡少波查看的工夫,她看在一旁的静漪凝神注视,便问:“你来说说,可能是什么?”

静漪轻声说:“中风。”

胡少波这时候回头,看了静漪,点头道:“是中风。。”

陶夫人和陶因清等人听了,忙问:“这可怎么办?”都是很焦急的样子。

胡少波说:“处理得很及时,已经服了安宫牛黄丸,暂时先观察。等情况稍稍稳定,还是送医院再做检查。”

静漪看看他,回头看着陶夫人。

陶夫人还没有开口,陶因清便说:“送去医院,万一……”

“老姑太太,医院有医生护士日夜照看,都是受过医学训练的,比在家中更稳妥些。”胡医生看向陶夫人,“太太若是不放心,也等其他医生来了再看看。可我想,他们也不会有更好的办法的。”

静漪此时在陶因泽身边,看她昏迷不醒,握着她的手,时不时抽搐一下,顿时觉得心疼。她便对陶夫人说:“母亲,就让胡医生治吧……等人醒了,情况稳定些,再吃汤药也好。”

陶夫人犹豫,只因陶因泽身份贵重,此时老夫人和陶盛川都不在,需要她拿主意,不能轻易决断。她看静漪说着话,竟急得脸上通红,也知道此时非同小可。

她点头道:“请胡医生和任医生全力救治。”

任秀芳点头道:“借府上电话一用。”她说着出去,打电话回医院去,让人赶紧送药过来。她回来时将陶夫人等人请出了房门,只留下静漪在一旁。好在胡少波和她都是走到哪里都习惯带着他的药箱的,这时候便排上了用场。

静漪给胡少波打着下手,任秀芳观察了一阵子,说:“凯瑟琳手脚麻利,日后做个外科医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