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刘协

为了稳定豫州局势, 曹操带着亲信出城,亲自受降。

城内,顾至看着马小郎设计的龙骨水车, 逐渐神游。

当初被他与曹仁从温县救出的小孩,果然是翻水车的发明者,马钧。

这位未来的曹魏大发明家,此刻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直直地望着他, 仿佛在等待他的点评。

身旁的荀彧见他神色有异,低声询问:“可有妨碍?”

顾至回过神,缓缓摇头。

他已将竹简上的记载事无巨细地告诉了荀彧。荀彧问他“可有妨碍”, 是想问这件发明是否会对世界的稳定产生影响。

“此为必然。”

龙骨水车本来就是马钧发明的东西, 是史书上铁板钉钉的存在。

现在虽然提前了几年, 但也不算违背这个世界的逻辑。

另一侧的戏志才舒展了眉峰:“那便好。”

当顾至探知真相, 得知戏志才拒绝相认的真正缘由,第二天,他就找志才开诚布公, 化解了彼此的心结。

因为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三人时常聚在一起商讨破局之法。讨论得多了, 现在只要其中一人隐晦地提个一言半语, 就能被彼此意会。

这让他们在外交流变得方便, 却让和他们一起过来的郭嘉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郭嘉看看这人,又看看那人,满脑子都是“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的疑问。

他们每天都碰面, 不久前他还参加了顾至的及冠礼,怎么一不留神,就与他们格格不入了。

“无他。”出于一些考虑, 顾至决定对郭嘉隐瞒这个秘密,

“只是觉得此物能解决灌溉的难题,于民有利。”

郭嘉哪能察觉不到顾至的隐瞒。他先走到顾至身前,沉痛地摇头:“顾郎,你变了。”

又走到荀彧身前,痛心地晃脑,“文若,你也变了。”

在两次感慨后,郭嘉仰头哀叹:

“你们怎么都变得跟某人一样,专打哑谜?”

戏志才:“……”

不用猜,他都知道郭嘉口中的“某人”指的是谁。

顾至担心郭嘉再这么说下去,等下次吃咕咚锅的时候,他的碗里除了蒜头和姜片,怕是什么也不剩——遂上前两步,帮郭嘉把脑袋复归原位。

顾至转向马小郎:“主公曾多次问及季郎,不知季郎可愿在曹营效力?”

他几次用“年龄小”这个理由挡回曹操的询问,可这毕竟是马钧自己的事,得让他自己做主。即便他只是个孩子。

见马钧唇角微动,顾至又补充了一句,“实话实说便可。若你不愿,我自有办法替你回绝。”

迟疑的眼中多了几分坚定,马钧像是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往日有些口吃,不善言谈的他,此刻流畅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愿:

“愿为主公出力,并不勉强。”

“如此,这个‘龙骨水车’的构图,应当由你亲自交给主公。”

马钧郑重颔首,慌手慌脚地抹平沙地上的痕迹。

六月,曹操带着招降的张绣回到城中,还带来了两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陈王刘宠与天子刘协。

曹操将两位贵人迎入府内,将自己的居所让出来给天子居住。

包括顾至在内的众多谋士前去朝见天子。

天子刘协坐于上首,按照时令穿着赤色深衣,头上戴着十二旒的冕冠,年纪轻轻,就已初具气势。

隔着碎散的玉珠,他垂眸望向众人,眼中带着几分笑:“诸位皆是忠臣良将,不必多礼。”

陈王刘宠站在天子左侧下首,先前受命假冒天子的使者梁栋站在天子右侧下首,仿佛忠心耿耿的护卫,稳稳守卫着天子的安危。

站在稍远处的曹操,起先并无旁的想法,这时见到这个画面,眼中不由一闪,即刻垂眸,盖住其中的异样。

其他人并未有什么特殊的反应,唯独顾至,眼瞳收缩,心脏砰砰跳动,垂在衣袖内的手隐隐颤抖。

身边的几人察觉到他的异常,同时上前,或用身躯遮挡他的神情,或用身躯遮挡他的袖口。

荀彧栗色的眸中现出一分隐忧,却无法在眼下询问,只能借着郭嘉与戏志才的掩护,蓦然握住顾至的手。

微颤的指节被稳稳地抓着,仿佛被赋予了力量。

顾至逐渐平复心跳,眼中剧烈收缩的光逐渐趋于平稳。

他无声地吐出一口气,反握住那只手,微不可查地晃动了两下,示意自己没事。

本以为那只手会就此放开,却未想到,直到觐见结束,那只宽实而炽烈的手都一直拉着他。

等结束觐见,回到衙署,荀彧立即询问:

“今日……莫非有什么不对?”

顾至还未从那近似PTSD的应激状态中走出,困惑地蹙眉:“我亦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