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16/33页)
“雅萍,不许胡说,这正是他可敬之处,一个男人原应有他的尊严,你见过多少官做得比他大的人,到了我们家里那种卑躬屈膝的样子,没一个有骨气的,富贵不淫,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雅萍笑道:“姑爷是大丈夫,小姐就成了小妇人了。”
卢闰英脸上一红,以为她已有所知觉,晓得了李益与自己的私情现在拿她来取笑了。
雅萍虽然是她的贴身侍婢,将来也注定了要跟她一起陪嫁过去的,两个人的关系自是非常密切,就好像霍小玉与浣纱一样,但唯一不同的是卢闰英一向尊严惯了,她对雅萍固然视为心腹,但仍有距离的,主婢属从的界限仍是分得很严,虽然她对雅萍有时开开玩笑,但始终是以上对下的口气,近而不狎,这是卢氏门中的规矩,卢方是带兵官出身,把君子不重则不威这句话奉为圭皋,治家也如此,上下之分很清楚,绝不容有所混淆。
雅萍很乖巧,但也只是凑趣说两句乖巧话讨好,从没有像这样放肆与大赡的。
因此心虚的卢闰英在羞愧之后转为恼怒了,脸色一沉:“雅萍!你说的是什么话?”
雅萍惶惑了,她看出卢闰英不但生气,而且是很生气了,急忙忙地道:“小姐,婢子没有说什么呀。”
卢闰英的脸上寒意更重:“什么叫小妇人?你说说看。”
雅萍一怔:“妇人不就是女子的意思吗?小妇人就是小女子,我见到小姐读书时学对句,常念什么天对地,风对雨,大陆对长空,小姐说李少爷是大丈夫我才给对了个小妇人,这难道不相称吗?”
看雅萍的样子,似乎不像在为某些特定的含意而辩白,她说那三个字也好像没有别的意思,卢闰英倒是有点惶惑了,但是她仍然要再问下去:“很相称,只是你怎么想起会把我形容为小妇人的?”
雅萍道:“小姐平时何等娇贵,就是在老爷夫人面前,也难得低头的,可是您对李少爷,却处处周全,低声下气,完全忘了自己似的,因此婢子才想到了这三个字。”
卢闰英吁了口气,原来只是自己的多心,这丫头虽然聪明,却没有真正读过书,一知半解,以前也经常用错成语,只是今天巧合了而已。
她想到了李益所说,少女变为少妇后,变得最多的就是心理的状况上看来真的有点道理,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疑神疑鬼过。雅萍还引用过更为荒唐的成语,那时由于心中无事,仅只一笑置之,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张过,看来以后倒真是该注意一下才是。
虽然自己与李益的婚事等于敲定了,母亲在刘家以作宣布,李益在酒楼上对着人也公然承认了,但未经成礼而合,让人知道了,毕竟是很失德之举。
雅萍仍是惑然地望着她:“小姐,您知我没读过书,认得几个字,还是跟着您学的,因此常闹笑话……”
卢闰英几乎想笑了,板着脸道:“闹笑话也该有分寸,不懂的成语成句,最好少用,女子出嫁后才能称为妇人,你刚才那句话,让人听了成何体统?”
雅萍这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及是犹自强辩道:“小姐,有时您跟老爷抬杠,老爷被您驳得没话说了,就摇头叹息道--妇人之见!妇人之见--那说的也不是您吗?怎么您也没生气呢?”
卢闰英被她问住了,顿了一顿才道:“那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呢,您有一次向我解释妇孺两个字,说妇是我们女人,孺是小孩子,也没说一定要出嫁过的呀?”
卢闰英被她弄得啼笑皆非,只得道:“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以后你少乱说话就是,快去睡觉,明儿一大早还要起来呢。”
雅萍下楼去睡了,卢闰英在楼上辗转反侧,却一直难以入眠,雅萍指出的两个问题的确是难住了她。
可不,只有成为妇人后,才能真正是女人,负起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责任,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女人的生命。
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解释。
但还有一个更为意味深长的解释呢。
一个女人只有在跟男人产生爱情,献出自己的一切后,才能从男人那儿得到生命的乐趣,领略到女人生命中真正所渴望的欢愉,那是少女们无法知道的。
以前所憧憬只是一种虚幻的爱情,飘浮的,不着边际的,到成为妇人后,才体会到生命的充实,爱情的喜悦,两情的缱绻……
祗是,这些体会,她是无法告诉雅萍的。因此她更想念李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