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17/33页)

雅萍准时来叫她,虽然她才睡了没多久,虽然她的眼皮沉重得要费很大的力量才能睁开。

如果在以前,她会一脚把雅萍踢多远出去,但是今天,她却很快地爬了起来,对着镜子略略整了一下容,就匆匆地往小书房赶去了。

那儿的灯光闪亮,似乎里面的人已经起来了。

还没等敲门,门却自动地开了,显然里面已经听到了脚步声,开门的是李益,看见了门外的人,也颇为意外:“表妹,早!你已经起来了,我还以为是雅萍呢?”

“我叫雅萍到前面去端清水拿早点进来,爹呢?该叫他老人家起来了。”

李益抽空揽住了她的腰,在她的唇上轻轻一吻,卢闰英的心头如同小鹿般地乱撞,想推开挣扎,却又舍不得,但李益的声音却很自然:“姨丈早就起来了,昨天早上就起来了。”

卢闰英回味了一下,才听懂了他的话,愕然叫道:“什么!你们一宿都没有睡,那怎么行呢?”

卢方的声音在里间响起:“是英儿吗?难为你也起了个大早,我昨夜算是领教了十郎的高明了,多少问题,到他手里就迎刃而解,难为他这点年纪,怎么懂得这么多的,我这一高兴,半问半谈,拖下来,不知东方之既白了!”

说着卢方冠履整齐的从里间出来,看去精神抖擞,不像是熬了夜的样子。

卢闰英心里是万分高兴的,却又埋怨看了父亲一眼:“爹!您也是的,什么事那么紧要,非得连夜办成了不可,您也该想想自己的身子。今儿早朝后,恐怕又不得休息的,下午就要准备到王家去,您的精神撑得住吗?”

卢方抚着长髯,哈哈大笑道:“撑得住,撑得住,爹是武官出身,想当年率军拒番的时候,困战沙场,几天几夜目不交睫是常事,这一夜不睡算什么,人逢喜事精神爽,多时我没有这么高与了,人生难得几番快意,这一夜如果是睡觉。那不是太可惜了!”

卢闰英道:“爹!好汉不提当年勇,以前您的年纪轻,而且一直是在戎马倥偬之际,习惯于苦劳自然不在乎,现在您已经过了五十岁,而且又经过几年的养尊处优,不能跟以前比了。再说,今天是人家王阁老夫人庆寿,您那来的喜事?”

卢方哈哈大笑道:“人得如鹤之寿,我得乘龙之客,这喜事比他们大得多了,英儿,我已经叫十郎改了口,昨天你娘已经在刘家摆了话,下午你们又在长安市上大大地狂了一阵,谁都知道我们两家结亲的事了,虽未文定,也不过是补个礼而已,事情已成定局,所以我乾脆叫十郎改了口,你们在一起也好少些拘束。”正说着,雅萍已端来了洗脸清水,卢方只漱了个口,就吩咐备早点,同时问道:“十郎你要不要去用一点?”

卢闰英道:“爹!您还是自己一个人用吧,十郎恐怕吃不惯您的点心,人家可没像您一样在军旅中待过,回头我另外吩咐厨房里准备去。”

卢方笑道:“那也好,十郎,我早上这一餐还是改不了旧习,照例两片大肥肉,夹上两个馒头,一根咸菜,另外一大碗热豆汁,非此不足以快,英儿嫌太粗,恐怕你吃不惯吧!”

卢闰英道:“爹!您还好意思说,也不怕人笑话,咱们又不是穷,您吃这种粗点还得意呢!”

卢方道:“傻孩子,这话可不聪明了,你们今天的锦衣玉食,都是爹当年吃这种粗点熬出来的,我这每天一顿粗点,正是居安思危,不忘根本之意。”

李益笑道:“岳父大人这种富贵不忘刻苦的心胸精神,太令人钦佩了,满朝文武,锦食不弃糟粕如大人者,实在没有几人了!”

卢闰英却一撇嘴道:“十郎,你听爹说的,他根本就喜欢吃的,并不是真的借此以示克俭自励,早上省这一顿,晚上却百珍列陈,浅尝即去,浪费糟蹋的比省下的不知多多少倍!

卢方叹了口气道:“我这老子在你眼中一无是处,连我这唯一可以骄人之处,你都要挑个毛病出来,姑奶奶,你不能给我稍存点体面吗?”

卢闰英笑道:“爹!不是我这做女儿的挑您毛病,这是您自己惹出来的,明明不是那回事儿,您偏要巧立名目,说得多好听,唬唬外人也罢了,这儿全是自己人,您来这一套不是现得生分了吗?对着儿女家人都不能坦诚相处,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卢方想想也笑了:“你这鬼丫头只会磨牙,打从会说话开始,每天都在挑我的错,足足磨了我十几年,十郎,我是快出头了,往后可轮到你来受这个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