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考院门前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几无立锥之地。

不仅应试士子翘首以待,更有无数庶民蜂拥来凑热闹。往昔举孝廉,不过闻得某某乡里有个孝子,官府便登门征辟。这般选官,他们只知道有这么个“孝子”当官了,再多就不知道了。

而今亲见官府取士,他们这些丁点小民亦可目睹才俊登科,这般热闹事情,谁都想来看看。

陈昭带着几个亲信站在人群外,神色深沉。

她倒是挺愿意挤进去,可如今她位高权重,要注意诸侯包袱,若被人认出来她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凑热闹,只怕会丢了颜面。

尤其是她眼神奇好,乍扫了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好几个熟人。

而且她已经看过名录了,早在数日前荀彧就把名录和这些士人的文章拿给她看过。要不要为了凑热闹硬挤进去看呢?

同样纠结的人还有跟在陈昭身后的貂蝉,她垫垫脚尖,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头皮发麻。

要真硬挤进去,貂蝉就要被挤成貂饼了。

在二人心思各异,一个在意自己脸面,一个在意自己身体中,考院正门打开,荀彧率领一列官吏徐徐而出。

院门外人挤人,喜静的荀彧下意识就颦起了眉毛,他一身官袍,身形修长,又站在台阶上,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俯视众人,不怒自威。一瞬间,挤在最前面的几人就猛然闭上了嘴巴,身体也老实起来,站在原地不再往前挤。

戛然而止的寂静仿佛传染一样,不过十几息,整个考院外就一片安静,间或有两声议论,也是压低声音小心翼翼。

荀彧微微颔首,转身接过官吏递过的榜和面糊,登上台阶把榜贴上外墙,腰间组绶纹丝未动,唯玉佩轻叩声音清脆。滴落的浆糊微沾袖缘,荀彧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眉,却仍将榜文贴得经纬分明。

他后退一步,确认榜文上下边缘与墙根齐平,左右边缘与门框齐平,丝毫没有偏差,才微微颔首,心情好了几分。

东西就是应当整整齐齐才好看。

陈昭站在不远处,望着荀彧张榜,有点升起坏心。每个谋士都要轮流陪伴陈昭办公,荀彧自然也不例外,陈昭早就注意到了荀彧有洁癖和强迫症。

若是下次她估计把样式不一的文书摞在荀彧案上,荀彧会不会一边皱眉一边强忍不适处理文书呢?

似乎荀彧也注意到了陈昭,他遥遥对着陈昭莞尔一笑,并没有点明陈昭身份,只是微微低头表示恭敬,便转身返回了院内。

前脚荀彧刚走,后脚围观人群就又热闹了起来。想要趁机挤进去看自己名次的貂蝉叹了口气,认命站在人群外。

忽然一道熟悉的身影从貂蝉身边飞快窜过去,貂蝉定睛一看,吕玲绮正护着诸葛亮往人群里挤。

吕玲绮也注意到了貂蝉,她看了眼细胳膊细腿的貂蝉,热心道:“你过来,我把你一起带进去。”

貂蝉抬眼,扬起一个明媚的笑脸,吕玲绮愣了片刻,猛然别开视线,把貂蝉拉到身后,仰仗天生神力,三两下就把前面人群挤出来一道分水线。

貂蝉和诸葛亮像两只跟着大鸟的麻雀,跟在吕玲绮身后顺利溜到了榜单前。

诸葛亮下意识抬头从榜单上寻找兄长的名字。今日是他惦记着兄长名次,才特意拉了吕玲绮来看榜。

榜首第一是陈登。

诸葛亮不意外,虽诸葛亮认为他兄长诸葛瑾天资更胜陈登一筹,可毕竟二人之间还有数岁差距,又是差在青年这几年,略输陈登一筹也正常。

再往下,诸葛瑾。

诸葛亮紧攥的手指骤然一松,他长呼一口气,喜形于色。

貂蝉轻“咦”了一声,视线落在第三行自己的名字上,略有些诧异。倒不是觉得自己名次太低,而是觉得自己名次比她预料中要高。

暂时压下诧异,貂蝉接着往下看名次,名列四五者她都不认识,一直到第六名才看到一个熟悉名字,陈宫。

又往下看,到第八名才看到“陈群”二字。

“第八?”

貂蝉听到身后的诧异声音,一扭头看到了自家主公的便宜侄子。

陈群将榜单来回看了三遍,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颍川陈氏自祖父辈起便是天下闻名的大儒世家,论名声,他陈长文比下邳陈元龙还要响亮几分,如今竟落后这么多?

榜单共分五列,第一列是姓名,后面四列则是各科分数,以五十分为满分,经义数算各十分,策论杂务各十五分。

【陈群经义十数算八策论十三杂务八】

他的经义满分,比陈登尚且高了一分,杂务却低了足足七分。

陈群紧抿住唇,大步走到另一侧墙前。这面十丈长的墙上自上而下贴满了试卷,几个小吏正勤勤恳恳提着桶往墙上刷面糊,名列前茅的这一批人试卷已经张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