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页)
郭嘉到底还年轻,才二十出头,还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危机,初次随军就遇到这等大战,定是又怕又急了。
“奉孝莫急。袁绍兵虽多,粮却少,就算咱们只用笨法子与他硬耗,他也耗不过咱们。”陈昭柔声安抚这只被吓破胆的小狐狸精,“用计策,只是我觉久战耗费人力物力,想要速攻罢了。”
“绍矜豪族之名,我怀兴天下之志,此志胜也;
绍重虚名而轻实务,我出身黄巾知民疾苦,此政胜也;绍据二州而民多怨声,我得百姓箪食壶浆,此民胜也。绍有三败,我有三胜,此战必胜。”陈昭气定神闲。
郭嘉:“……”
这对吗?这不该是谋士鼓舞主公吗?
郭嘉微微睁大眼睛,狭长的桃花眼睁大似两丸浸水黑玛瑙珠子,似乎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睁着眼睛就当着臣子的面对自己一通自夸自擂。
“……绍割据自雄,主公仁义布于四海,此德胜也;绍任人唯亲,主公公正不偏颇,此臣胜也;绍外宽内忌,田丰见囚,主公推心置腹,文臣武将尽忠,此谋胜也;绍多疑少决,主公当机立断,此断胜也。”郭嘉面无表情“鼓舞”主公。
“绍矜威仪而士卒离心,主公同甘共苦,将士愿效死力,此军胜也;绍据二州而民多怨声,主公得百姓箪食壶浆,此民胜也;绍恃强而骄,主公愈战愈勇,此谦胜也;绍起兵轻率,内无粮草,主公屯粮无数,早有准备,此势胜也。”
郭嘉觉得自己早在徐州就打好的一肚子草稿今日必须说出来了,要不然按照自家主公这个永远不气馁的性子,他组织了一肚子的这一番言论这辈子都说不出来了。
“主公实有十胜,袁绍实有十败。”郭嘉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又恢复了镇定,眼角微眯,一副淡然做派,笃定道:
“无需着急败绍,时日一长,袁绍必败无疑。”
某人胸有成竹的模样实在可爱,陈昭忍不住迅速伸手,捏了一把郭嘉的脸,轻咳两声:“奉孝之言甚对,使我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当命人抄传全军,激励军心。”
贾诩迅速瞥了一眼脸上还印着一个红印的郭嘉,双目微微一眯,若有所思……然后脸颊就也被一只略带薄茧的手捏了一下,贾诩惊愕抬头,不敢置信看向站在他身前的主公。
“我向来视臣如子。”陈昭含笑,语气中是憋不住的笑意,庄重颔首强调,“每一个臣子都公平对待。”
已经步入中年的贾诩:“……”
他姓贾,不姓陈啊。难道主公已经更进一步,连不姓陈的可怜老谋士也要当成大侄子坑了吗?
贾诩不合时宜想起正求爷爷告奶奶四处寻找名医随他一起去瘴雨蛮烟的交州寻粮种的陈群,心情复杂。
“哪怕是沮公……”陈昭蠢蠢欲动抬起手。
沮授猛然咳嗽两声,起身正色道:“臣这便去探听袁军粮道。”当下便身手矫捷,步履飞快窜出了大帐。
正巧撞上带甲入帐的赵云与吕玲绮,见一向稳重的沮授狼狈逃窜的模样,二人顿觉奇怪。
见又有两个倒霉蛋撞进来,郭嘉戏谑抬起衣袖遮住嘴角,打算看二人热闹:“主公视臣如子——”
一提起这个,吕玲绮深恶痛绝:“哎呀,何止是视臣如子,我亲爹亲娘也没管过我读书,主公可比我爹更像长辈多了!”
一番直白之言把郭嘉堵住了。
“主公方才捏了文和右脸。”郭嘉还是不甘心,试图把同僚拉下水。
吕玲绮大大方方低头把脸伸到陈昭面前,还掀起衣袖露出一节肌肉结实的小臂:“捏呗。脸不好捏,我胳膊更有劲。”
顺便热情招呼郭嘉:“你也想捏吗?给你也摸摸,你身上没这么结实的手臂,我知道你羡慕,可以让你多摸几把。”
贾诩发出一声低笑,好整以暇望着作茧自缚的郭嘉。
郭嘉望着横在自己身前的一节手臂,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最可悲的是,他自己还真没有这么结实的手臂。
最后还是陈昭解救了被吕家虎将堵在墙角的郭家狐狸。
“我传你二人来,是有要事交于你二人。”陈昭道,“我欲派人绕到敌军后方截断其粮道,你二人需正面出战,吸引袁军注意,掩护那一支奇兵。”
“末将领命!”听到正事,赵吕顿时正色拱手。
吕玲绮舔舔嘴唇,遇到关于打仗的事情智商瞬间提高,提议:“粮草乃重中之重,不若由末将亲自领五百骑兵绕到袁军后方劫粮?”
赵云也面露赞同。
“袁绍麾下某些人十分狡猾,知晓汝二人乃我军中猛将,若你二人不露面,定会生疑心。”陈昭摇头,“何况我也只是派兵一试,不一定能截住袁军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