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确定公孙瓒的确返回幽州之后,陈昭才长松一口气,却也没有完全放下心来,趁着这段时间填补兵源,四处修建武仓,向各个城池运送更多武备。

若她是公孙瓒,就会佯装撤回欲擒故纵,实则趁敌军放松警惕杀个回马枪。

陈昭几乎未曾合眼,亲自督军布防。直到第七日深夜,涿郡的眼线终于送来密报——

“白马义从已过范阳,确无回军之意。”

陈昭盯着那短短一行字,紧绷的肩背终于松了下来。

她回到府中,连甲胄都未卸,便一头栽倒在榻上。

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

两日后,陈昭才饥肠辘辘醒来,头一件事就是先找到易县最好的厨子置办上一桌宴席,狼吞虎咽吃了五碗饭。

易县虽小,人手不足,赖于今年丰收,城中粮食还充沛,又刚击退了先前在易县百姓看来不可战胜的白马义从。在短暂的哀伤过后,胜利的欢愉迅速遮掩住了悲伤。在这样的世道中,冀州庶民早已习惯了死人,能守住粮食,让剩下的人活下来,死去的人就有价值。

“神女。”“见过神女。”

一路上不断有人远远向陈昭打招呼,这个小县中不少人曾登上过城墙,见过带兵来援的陈昭。不认识陈昭的人听到旁人招呼,也就认识了。

陈昭她闪身拐进一条窄巷,左右环顾,突然伸手攀住土墙,靴尖在斑驳的砖缝间一蹬,轻巧地翻了过去,头也不回地扎进另一条巷子,顺手把散落的长发挽成一股粗辫,甩在右肩。

果然如陈昭所料,认识她的人根本就没那么多,在城头上她身边都是亲卫,大多百姓也只是远远望过她一眼。

偶有路人觉得这女郎眼熟,可瞧她大摇大摆的模样,又疑心是自己认错了。这种事本就是有十分把握才敢开口。

陈昭走在街上,边走边买东西,也不讲价,看中了就买下来,思绪已经飘到了千里之外的豫州扬州。

豫州扬州捷报频传,拿下二州也只是时间长短,再慢明年春种之前也能返程。算起来,从八月初出兵到现在,不过三个半月。豫州已定,扬州大半入手,堪称神速。

打天下就是如滚雪球一般,初时困难,雪球一旦滚大就容易多了。最初那几年,她带着残兵东奔西走,被人追得像丧家之犬。如今坐拥数州之地,兵马钱粮源源不断。这雪球,终于滚起来了。

“女郎好眼力,这些玉都是幽州过来的辽东岫岩玉,成色上好……”

卖玉的商贩攥着块青白玉佩,眼珠滴溜转着,舌灿莲花地向面前女郎夸耀。这女郎虽衣着朴素,通身气度却掩不住,定是个阔绰主顾。

他本是幽州人,公孙瓒的兵卒过处,似他这般薄有资财又无靠山的小商贾最是凄惨。不得已舍了幽州的铺面,带着妻小逃来冀州易县。谁料刚安顿下来,公孙瓒的兵锋又至。

城头厮杀那几日,他早打点好细软,只待城破便逃。不想这弹丸小邑,竟真挡住了白马义从。来往的昭明军士卒也各个守规矩,没趁着打胜仗后摸上一手油水。

见城中日渐安稳,他渐渐生出在此定居的念头。他就在街边支了个简陋的摊位把从幽州带来的玉饰摆出来,盼着多少能卖些本钱。他好拿着本钱做点其他小买卖,安身立业。

陈昭漫不经心地扫过摊上的玉器。乱世之中,粮米金铁价高,这些太平年景里备受追捧的美玉反倒成了最不值钱的物事,商贩开的价倒也实在。

“都包起来。”陈昭掏出来一块重量差不多的金饼递给商贾,花钱很爽快,钱留在她手里没什么用,花出去流通起来才是财富。

商贾愣了一下,拿到陈昭递出的金饼后很快就欣喜若狂把玉饰都包了起来。金饼上带着“昭明”印记,他也不怕是假金。

摊上并无大件,尽是些司南佩、玉带钩、坠子珠子之类精巧易跑路携带的小物件。那商贩手忙脚乱地用软布裹好,塞进个旧木匣,连连赔罪道:“本当用漆盒盛放,只是逃难仓促……”

陈昭浑不在意地挥挥手,拎起木匣转身便走。

跟小商贾计较没意思,还是欺负曹阿瞒好玩。

陈昭眼珠滴溜溜一转,心中已有了主意。日头尚未西沉,一队轻骑已悄然出了易县北门。

公孙瓒此举着实可恶,趁她南征之际偷袭,此事断不能轻纵。然则曹操那边亦不可忽视。

陈昭素来秉持“谁得利,谁主谋”的是非观,此番与公孙瓒之争,无论是否其本意,曹操这个既得利益者的身份确凿无疑。就她征战豫扬这大半年,曹操便没少趁机扩张势力。若此刻与公孙瓒开战,曹操必能坐收渔利,凉州将入其彀中。

陈昭回到邺城自己府邸,吩咐人请贾诩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