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斜阳透过槐树,在石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石桌上摆着食盒,里面堆满了白米饭,几样精致小菜点缀其间。
郭嘉懒散地倚在桌边,望着荀彧又逐渐丰盈回去的脸颊,筷子在指尖转了个圈,笑道:“文若胃口大开,暑气酷热掉的几斤肉,一眨眼就都补回来了。”
他眨眨眼,“听说文若还常往后厨跑,莫不是偷吃上瘾了?”
荀彧并不答话,只是执箸轻抬,竹筷拈起一筷碧绿苋菜,慢条斯理地送入口中。他细嚼慢咽,喉结微动,连咀嚼都带着几分特有的矜贵气度。
吃完最后一口菜,又斟满一盏银耳莲子羹,荀彧才言简意赅:“主公命我总管府中采购之事,日常去后厨巡视罢了。”
“主公能舍得如此大材小用?”郭嘉显然不信。
荀彧但笑不语。看着乡人小贩挑着菜肉出出入入换上几枚新钱便眉开眼笑,是荀彧近来发觉出的趣事。
荀彧偶尔与送菜肉的百姓闲谈。那些布满风霜的言语间,总是大同小异。神女来之前,连年战乱,瘟疫死得全家就剩一个、被强捉去充军、家中口粮被搜刮尽……千奇百怪的惨法;神女来之后,能种上几亩地,零散的地头也能种点菜挑到城里卖,每月乡中还有太平道仙师讲述如何生粮……
每当说起将来,百姓的眼中便会泛起光亮,对明年满是希翼。
日复一日,于是一股比光复汉室更真切的情怀渐渐填满了荀彧胸腔。
荀彧正执匙轻搅白瓷盏中的甜汤,气定神闲地浅啜一口。
突然,院门被猛地撞开。
双目赤红的士卒踉跄跪地,声音发颤:“主公遇刺……二位军师速往主持大局!”
荀彧手中的白瓷汤盏突然脱手,砸在青石地上,“啪”地一声脆响,碎瓷四溅,温热的汤汁泼洒开来,在砖缝间蜿蜒成一道刺目的痕迹。荀彧素来温润如玉的面容骤然失了血色,郭嘉更是几乎站不稳,身形猛地一晃。
谁也顾不得坠地的汤盏,两道身影不约而同提起衣摆疾跑而出。
昭明医学院。
张仲景更擅长内科,年前请华佗来学院住了一冬,倒也对动刀生起了兴趣。
净室里,躺在净台上的汉子迷迷糊糊,他腿上抹了改良过的麻沸散,只是药力控制不好,还做不到肉麻人不麻。
“手要稳。”张仲景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对,就是这样。”
刘协捏着蚕丝线的手微微发抖,屏息静气生怕扯断蚕丝线,心都要跳到了嗓子眼。
刘协初一来时,张仲景还奇怪哪家的世家子弟有走后门插班的本事不去昭明书院,反倒来又苦又累的医学院插班。
可短短半月,张仲景便对刘协刮目相看,认定了这是陈昭新寻到的人才,便带着刘协上手实践,大有再栽培一个名医出来的心思。
“张医令何在?”却在这时,外头传来了呼喊声。
顾不得规矩,一个士卒径直推开净室房门,拉着张仲景就往外走,边拽着张仲景往外走边低声迅速说明。
“……刺杀……我主重伤……”
传入刘协耳中,刘协握着针的手猛地一颤,心乱如麻。
陈昭被人刺杀,生死未卜?
刘协怔怔失神,胸口如压了块寒冰,连呼吸都凝滞,手中机械缝合。方才听到的那几句话语,此刻正如毒蛇般啃噬着他的神志。
怎么办?刘协仅有不多的政治本能暗示他此时是机会,陈昭若死——
可是、可是……刘协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思绪如乱麻般纠缠不清。
“小大夫,缝得咋样了?俺粗人一个,身上疤丑点也没事。”躺在净台上的汉子趴着一动也不敢动,可伤的是腿,不是嘴,麻沸散影响了他的神智,汉子便叽叽歪歪自顾自讲起来。
“俺原本跟着公孙将军,前一阵稀里糊涂就进了昭明军,被刀砍伤了还以为救不了了,谁知昭明军能治。俺知道这是仙术。”他咧着嘴笑,露出参差的黄牙。
刘协被叫回了神,听着汉子的言之凿凿的迷信,刘协觉得他愚蠢又可笑。
什么仙术?刀伤本就不必非截肢不可,用药汤静养月余也能好。也就是这些人愚昧,以为伤口大些便治不好了。
可有谁愿意花心思去救这些战场上的马前卒呢?刘协先前也以为天下有的是人,士卒死了一批再招一批就行,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刘协垂下眼睫,针线继续游走。
就算没有陈昭,也还有董卓、曹操……
驻扎在邺城郊外的昭明军营。急促的马蹄声撕裂了军营的宁静,传令兵纵马冲入辕门,甲胄上还沾着未干的尘土。
“大将军有令!张辽、张郃二位将军即刻点齐人马,封锁邺城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