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刘钦还记得夏国的那个摄政王,上一世时他曾与那人有过一面之缘。
那当真是个枭雄,听说年及弱冠便领兵纵横大漠,平定草原各部,共尊夏国王庭,让这区区一部蛮夷在十年间一跃而成为他大雍的心腹大患。后来夏国破关南下、鲸吞江北半壁,也由此人一力主持。
这些年来他虽然没有天子之名,却手握天子之实,军政大权尽揽,夏国之事皆由他一人做主,说是威震天下也不为过。他用兵奇诡,几可说是战无不胜,更有传闻说他性极残暴,杀人都不眨眼,也有说他身高一丈,青面獠牙的,刘钦虽然不信,但在被绑缚着去见此人的一路上,哪怕面上竭力镇定,心里面却不能说没有几分惧意。
但等当真见到时,刘钦却发觉他和自己设想的全不一样。
当时刘钦在呼延震营中被识破身份,千里迢迢被槛送长安,又回到了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他是这里本来的主人,如今却带着一身血污、满面风尘,双手被绑缚在后面,让人按倒于地,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被压着肩膀、脑袋,向着这里的新主人磕头。亡国之人,痛莫如此,心中激愤,实难言说。
肩膀上的压制松开了,他使劲抬头,然后就看到了那个虏王。
那是一个雄狮般的人,对他没露什么杀气,但只是站在那里,便端地是威风凛凛,引人心惊。刘钦心里跳了两下,一下明白了占去他大雍半壁江山的是何等人物,眼前迅速闪过他父皇的面孔,没来由心里一绞,没有吭声。
他视线稍偏,就看到在这虏王旁边,同他并肩站着的还有一人——那竟是他的堂兄!
刘钦因为事先知道自己要被带到夏国摄政王面前,因此见到虏王时并不惊讶,可在这里见到故人,在这夏国的朝廷中枢见到那个同自己大哥同年出生、被取名为“绍”的堂兄,那一刻,他心中何等震骇,张了张嘴,竟然忍不住霍然变了面色。
因熊文寿等人见死不救,他这堂兄独对夏人有年,势单力孤,终于被擒,之后的消息他便再不清楚。他与这堂兄并不熟识,偶尔想起他时,料想他不是被杀了,就是和有的人一样投降了,但他刘氏子弟,总还是前者的可能更大。谁知今日兄弟重见竟然是在这里,刘绍被俘后的选择如何,已不言自明。
该出卖多少东西,才能和这虏王比肩站着?他这堂兄总不能……总不能是卖了半个国家罢!
“王兄,好久不见。”刘钦盯着他道。
出乎意料地,刘绍见了他,面上却没有半点尴尬之色,而是走上前看了看他身上的伤,还没说话,那虏王先道:“底下人不懂事。”颇为唬人的威容之下,倒像是在讨好卖乖。
刘钦躲了躲,刘绍就松了手,看样子没有同他解释,也没有同他叙旧的意思。虏王拿葛逻禄语问:“要放回给雍国吗?”
刘钦在夏营当中习得了他们的语言,他一开口便听懂了,心里一惊,随后就听他堂兄也拿葛逻禄语回道:“留给狄志吧。”之后又看他一眼,就让人把他带了下去。
之后刘钦再没同他这个堂兄见过面,这一次短暂的会面仿佛惊鸿一瞥,在他心里留下无数疑点。但他一介阶下之囚,无从探究、无从验证,他所能知道的就只是,自己的待遇比之前好得多了,没再被投入大牢里面,身上的伤也有人医治,除去不能自由活动之外,已经不大像是个囚犯了。
而刘绍最后的那句话,最开始他不懂,直到后面才知道其含义。
狄志是那虏王的一个弟弟,刘钦知道他,还是因为他在夏人这一场大规模侵略之中统领了一军,曾同雍人作战。
但夏人的将领太多,就是那虏王的弟弟也不止一个,刘绍说这话的时候,这狄志怎么看都十分寻常。谁曾想没过太久,夏国原本的皇帝被废,狄志登基,做了夏国的新主,这时再想刘绍的那一句话,便颇不简单了。
那时刘钦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那虏王正当壮年,又有足以废帝的权势,却不自己做这个皇帝,而是扶持了自己的另一个弟弟。但他没有奇怪多久,就传来虏王亲征、病死军中的消息,让刘钦闻之又是一惊。
他想,那虏王或许是身有暗疾,自知命不久矣,就没有自己去过一把皇帝瘾,而是立了一个更加听话的弟弟了事。但这样想,许多事情又解释不通,更何况他堂兄身上也同样是疑点重重。
后来他终于被放归回国,还曾特意调查过刘绍被擒的始末,他的确是实心抗战,看不出半点私心,最后被擒也是英雄末路,力不能及,绝不是有意为之。而就他在夏国时所知的情况,也没听说过刘绍出卖过任何事情、出面招降过任何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