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2页)

在他说着话时,刘崇始终紧紧拧着眉头,看向周章时,却忽然神情一变,但只一眨眼的功夫又恢复如常。刘缵因当时正瞧着地上,不在抬眼偷瞧的功夫里面,因此不曾看到。

等他说完,刘崇沉默良久,招来一个心腹太监,还没吩咐,忽然想到什么,让他退下,又换了一人,密嘱数句,让他去了。

“朕已经命人安排下去,也去传太子了,一会儿便见分晓。”

刘缵吞了一下唾沫,心头砰砰直跳,恍惚间似乎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儿,但想应当是自己紧张之下的错觉,便没有放在心上。

召见的口谕传到刘钦处时,距他收到周章已同刘缵密见、两人又一同进宫的情报已经过去许久。周章都对刘缵说了什么,他不得而知;刘缵现在是否已经相信了自己的计划、并原样报告给了刘崇,他也无从知晓;至于刘缵原本的计划、他要如何利用恽文石和他的禁军,则更是不曾透出半点风声。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刘缵没有按兵不动,而是在今夜火急火燎地入宫,定是不会给他三天时间,恐怕今晚便要见分晓了。

那么现在有几种可能。

一是周章没有告密,只凭朱孝一面之词,不足以取信于刘缵。

二是周章出卖了他,刘缵却仍不相信。

若是这两种可能,刘缵便不会按他所预想的那般行事,而多半是要按原计划,以某种他尚未探知的方法下手,只是时间提前,放在了今天晚上而已。

第三种可能是,刘缵相信了周章的话,那么他必定会调整原有计划,有的放矢,把自己的谋划逐一击破。

如果是这样,刘缵将会如何做?

第一种可能是,刘缵命禁军在他的进宫路上设伏,又另外派人把守武库,防止他取出里面的盔甲、兵器,以力打力,将他击杀,又迅速以禁军控制住刘崇,等尘埃落定后,再设法控制、安抚住群臣。

另外的可能是,刘缵和他一样,也想要一个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收到情报之后,自己不主动出手,而是报告给刘崇,让他处置。这样他所能调动的,便不只是愿意同恽文石一同冒险的禁军,而是京城里面的全部人马,那时刘钦所面对的对手,也不止是刘缵一个,而是自己的父兄二人。他势单力薄,全无在这二人合力之下还能取胜的可能。

那么如果他是刘缵,他会如何选择?

只有这第二种可能而已。

正思索间,宫里终于来人,是要传他入宫。这是一场明摆着的鸿门宴,刘钦却暗地里狠狠松了一口气。

要是周章没有出卖他、或是出卖他后刘缵不信,定不会有这样一道旨意深夜发来,而刘缵将会用他手中那些禁军如何行事,他也就无法得知。相比于他,刘缵能动的兵马数量更多、又装备精良,若是再不知道他的具体谋划,那劣势未免太大。现在宫中传旨,便说明他此计奏效了,周章当真出卖了他,而刘缵也当真相信了,这样一来,刘缵接下来的所有行为于他而言便都可预测了,他纵有禁军在手,又能如何?

刘钦早已换好朝服,在椅子中等待,送走宫使之后,一动不动地又坐了一阵,终于缓缓起身,心中忽地掠过一个念头:周章又一次撇下他,选了刘缵,上一世、这一世,竟然全无差别。他不及愤怒,也无暇自嘲为人实在失败,更甚至没有来得及感到多庆幸,推门出去,就见到了在院子里等待的陆宁远。

陆宁远见到他,似乎很想说什么,却没说,嘴微微张开,最后深深抿了起来,只拿两只眼睛紧紧看他。

周章这样选择,陆宁远又会如何呢?刘钦走到他面前,把手按在他的肩上,对他道:“父皇召我进宫。我进宫之后,如果没有马上传信出来,便还按之前的计划行事。”

陆宁远一惊,像是想要拉他手臂,刘钦抬臂躲过去,没让他碰到。陆宁远便没再动,黑暗当中也瞧不见脸色如何,只见他慢慢抬起另一只手,放在胸前一抱拳道:“殿下,此时入宫,恐有不测,还是……还是不入宫为好!”

他唯恐刘钦余怒未消,故意不听自己之言,犹豫之后,只得做出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这一下军礼行出,便是家臣在向太子劝谏。刘钦却仍是没有听从他,“父皇有召,焉能推拒?”在陆宁远出口之前又道:“他既然召我,便是起了疑心,我若不去,只会死得更快。你放心,我已经都安排好了,你只需依计行事便是。”

院中黑暗,陆宁远一张面孔也被夜色涂成深黑,刘钦瞧不清那上面的神色,只能瞧见他那两只眼睛倒映着天上两角月光,深深深深地看向自己,如同要扎进他身上似的。

下意识地,他又道:“我会没事的。”却马上神情一顿,当即住了口,不再看他,叫来朱孝嘱咐几句,便乘轿子入宫去了。